头发渐渐消失的年轻人们:尝试过各种自救后开始“躺平”( 二 )


刘禹说 , 头发少了以后 , 熟悉的亲戚朋友一见面总爱拿头发说事儿 , “诶 , 你现在头发怎么这么少” 。 他原本觉得自己是脂溢性脱发很常见 , 只要无关疾病也便无所谓 , 可问题在亲朋玩笑似的说出口之后就变成了困扰 。
挣扎 , 头皮保卫战
为了生发 , 刘禹经常和同事交流经验 , 专程去医院找过专家 , 涂抹药物 , 效果不大 , 头皮反而起了红疹子;使用生姜洗发水 , 但感觉“纯粹是心理作用”;仔细研究过植发 , “毛囊种植术 , 俗称植发 , 人的后脑部的毛囊比较多且稳固 , 植发就是把这部分头发单元移植到脱发处……”谈起头发的问题 , 刘禹像个专家 , “如果只补一小块 , 或许效果明显 , 但脱发很严重的并不适用 。 ”
改变“命运”的想法总是强烈的 , 王大象在头发的预算上也从不吝啬 。 他曾慕名前往一家生发专营店 , 斥资5000元购买了10次一个疗程的生发项目 。 “测头皮、按摩、涂药……各种步骤用下来 , 头皮发热是感受到了 , 头发生长是没看见的 。 ”
后来 , 他海淘了具有生姜成分的进口香皂来洗头 , 买了一袋又一袋的黑芝麻进行食补 , 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 “生姜可以让已有的头发长得快、黑芝麻可以让头发变乌黑 。 至于生发 , 大家都散了吧 。 ”
他也想过植发 , 可是当身边的“勇士”用“疼痛难忍”来形容植发体验时 , 他顿时打了退堂鼓 。
相比30岁左右才面临的“头发焦虑” , 从小斑秃的朱先森格外艰难 。 涂抹外用药物、生姜汁擦头皮刺激、针灸……大三那年朱先森尝试了很多办法 , “辣死人了 , 用鲜榨的生姜汁抹头皮 , 送命 。 ”各种各样的办法都没带来显著的疗效 , 也正是这一年 , 他开始选择戴帽子遮盖 , 不论是室内还是室外 , 只有朝夕相处的室友可以见到他放松的时刻 。
说起和斑秃激烈“斗争”的大学时光 , 他觉得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知道这段时间的煎熬 , 就连出去找实习 , 都要给自己做一个心理建设 , 然而他的同龄人中也鲜少有人能感同身受 。 去篮球场打几场酣畅淋漓的篮球 , 和发小吃饭闲聊是他为数不多的排解焦虑的方式 。
大学毕业后 , 他成功进入理想的学校读研 , 可能是压力骤减 , 头发们又迎来了生长期 , 复原似乎指日可待 。 但好景不长 , 研二面对秋招 , 朱先森穿上西装拿着简历 , 开始了一天三面的找工作之旅 。 “掉发是个滞后的过程 , 找到工作的半年后 , 当初的压力才开始在头皮上显现 。 ”
和解 , 不因脱发不快乐
在“生发”道路上摸爬滚打了一圈后 , 王大象渐渐心态平和了起来 。 “最坏的打算就是全秃 , 到时候就戴顶假发呗 。 既然我脱发还不严重 , 就好好护理还在的头发 。 ”于是 , 他潜心研究 , 总结出两个护发小妙招 , 一个是勤洗头 。 “尽量保证头发干净清爽 , 毛孔不被油脂堵住 , 头发就有生长的空间 。 ”另一个是戴帽子 。 “冬天戴帽子 , 减少毛孔收缩刺激;夏天戴帽子 , 防止阳光暴晒后出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