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名医越来越少?现代中医不及古人的根本原因( 二 )



为何名医越来越少?现代中医不及古人的根本原因
本文插图



也就是只剩一个可能 , 医生诊完脉之后就对自己所要开的处方心中有数 , 然后再问几句 , 看看与自己所想的是否相同 , 只要相同那么处方即没问题 , 而且这种有效率绝对很高 。 也就是说古人治病根本不是现在讲的辨证论治 。
我不是在开玩笑 , 虽然教科书上写着中医的精华为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 , 但是很抱歉事实并非如此 。 也许你头脑中的反应是这个王庸医简直疯了 , 请听疯人把话说完 。 首先我要说的是“辨证论治”四个字最早是由民国时期的祝味菊提出的 , 并非古人所说 。 而现在中医课本教我们的诊疗系统是这样的:以一个常见的肝气郁结为例 , 病人生气后出现口苦、胸胁支满脉象弦 , 舌质红 。 我们的思维是这样的 , 病人口苦、胸胁支满、脉象弦 , 舌质红这些症状结合起来得出一个证 , 这个证是肝气郁结 , 通过这个证来处一张处方 。

【为何名医越来越少?现代中医不及古人的根本原因】为何名医越来越少?现代中医不及古人的根本原因
本文插图



这不是古人的治病思路 , 古人是通过切脉之后已经知道此人的整体状态 , 古人摸到弦脉知道人体的气机出现了郁滞 , 然后摸到左关脉弦的最厉害知道人体气机郁滞在肝 , 然后通过其他脉分析其他脏器状况 , 此时的治疗思路已经清楚 , 用药缓解左关脉弦同时照顾其他脉象 , 然后问病人是不是口苦、胸胁支满等 , 但见一证便是 , 处方便出 , 如此诊疗时间又短 , 疗效又高 。
也许你会说我胡说八道 , 那我就给你找几个证据 。
证据一就是随便一本古代临床大家写的书 , 随便一本便可 , 只要你放下你的成见 , 忘掉一切 , 慢慢的读 , 很容易看出来 。 如张锡纯 , 他看到左寸脉不足就用点柴胡、升麻之类的提提气 , 看到左寸脉散大就用些黄芪之类的填一填 , 看到散大且上逆就用点代赭石、龙骨牡蛎等降一降 , 看到迟脉散大就用山萸肉收一收 , 请自己仔细看 。 大医家无一不是如此 , 尤其是金元的李东垣(《脾胃论》)、朱丹溪(《脉因证治》、《丹溪心法》) , 明代的周慎斋(《慎斋遗书》)、李中梓(《医宗必读》) , 民国的王雨三(《治病法规》)、丁甘仁(《丁甘仁医案》) , 近代的赵绍琴(《文魁脉法》)、蒲辅周(《蒲辅周医案》)等等其对脉象描叙非常细致 , 请仔细阅读 。
还有一个证据就是现在还有很多老人找中医看病的时候只把胳膊伸出来 , 不说话 , 现在医生遇到这种情况往往不可理解 , 其实在老人小的时候看病就是这样的 , 到了医生那里 , 很礼貌的把手伸过去 , 医生诊完脉后问什么就很恭敬的回答什么 , 然后恭敬的领完药回家 , 不像现在病人生怕你不知道他得了什么病 , 拼了命的唠叨 , 其实说多了只会增加辩证的难度 。 按现在传授的辩证论治是个很累的脑力劳动 , 而且很多推理很容易错误 , 而古人的通过脉象了解人体的整体状态然后处方 , 即省力而且临床疗效也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