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璐琦:多学科的交叉,促进中医药的传统创新( 二 )


同时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 样品的辅料层发现了完整淀粉粒 , 与碘液反应有显特异的蓝色 。 那么这种显色反应说明了什么?说明淀粉粒没有因为埋葬2000多年而破坏 。 地黄属植物根中没有淀粉粒 , 出土样品的植物里没见到淀粉粒 , 但是与碘液却有显色反应 , 说明了这个植物样品的淀粉粒是来自辅料层 , 并经过糊化过程 。 大家都知道米变成饭的过程 , 就是加水和蒸制 , 淀粉粒就发生糊化 。 因此 , 我们推断 , 这个样品是经过水和热处理再裹上辅料层 。 那么辅料层里面又含什么?辅料层中可以观察到很多晶体 。 运用最新的一些分析技术 , 如利用晶体能谱发现晶体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 进一步运用UPLC-MS技术 , 分析发现晶体是蔗糖 。 而蔗糖在地黄植物的根里面并不含有 , 因此 , 辅料中的蔗糖晶体是一个外源性的添加物 , 而非植物内源性蔗糖 。
【黄璐琦:多学科的交叉,促进中医药的传统创新】上述实验中 , 我们运用了多学科的技术与方法 , 如DNA鉴定、能谱、核磁的三维结构、质谱、冰冻切片等等 , 最后我们鉴定它来自于玄参科地黄属植物的根 , 外裹含淀粉及蔗糖等辅料 , 因此 , 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中药炮制品 。 那么 , 接下来又引出一个新的问题:这个最早的中药炮制品的炮制工艺是什么?是否为一种新工艺?
我们进行了历史的溯源 , 系统的梳理了地黄炮制工艺的演变 , 同时根据古籍文献记载的这些方法制备了相应的样品 , 并与出土的样品进行比较 , 发现出土样品中共鉴定出了9个化合物 , 其中有一个化合物地黄新萜B是地黄属的专属性化合物 , 进一步证明了我们的推测 , 同时聚类分析结果也显示出土样品与米蒸样品聚为一类 , 与其他地黄样品明显分开 。 这样 , 基于文献考证与化学代谢谱研究的结合 , 发现米蒸法是出土样品最可能的加工方法 , 这将我国的蒸法及辅料加工法的应用历史提前至西汉时期 , 也就是公元前59年 。 那么这样的一个工艺 , 我们也找到了历史的依据 , 明代朱权所著的《臞仙神隐书》中记载了地黄粥:“大能利血生精 , 地黄(切)二合 , 与米同入罐中煮之 , 候熟 , 以酥二合 , 蜜一合 , 同炒香入内 , 再煮熟食” 。 朱权是明太祖的第十七子 , 他的封地也在南昌 , 就说明在南昌有将地黄与米共煮后 , 再与酥蜜共制这样一个炮制历史 , 进一步对我们所考证出的这样一个工艺给予了佐证 。
那么我们也就在问为什么要加辅料呢?它的作用是什么?《雷公炮炙论》记载“干地黄……勿令犯铜铁器” , 《本草纲目》里也说“铁 , 气味辛 , 平 , 有毒 , 凡诸草木药及滋补药 , 并忌铁器” , 那么铁器到底对地黄有多大的影响?
我们通过对蒸地黄、铁器蒸地黄以及铁器米蒸地黄样品进行分析 , 铁元素分析结果显示 , 蒸制时使用铁制容器 , 会导致地黄样品中铁元素含量的显著上升 , 而采用米蒸法可以有效减少铁元素在地黄中的含量 。 同时代谢组分析结果也表明米蒸法可以缓解使用铁质容器对地黄成分的影响 。 这与本草古籍中隔绝铜铁器的炮制方法相关记载是一致的 。 这一点也在出土的文物里面也得到了考证 , 海昏侯墓出土了大量的铜铁器皿 , 但地黄恰恰没有放在这些器皿里 , 而是单独存放在一个木质漆盒内 。
通过上述的研究 , 多学科的交叉 , 我们发现了迄今最早的中药炮制品实物 , 它是兼具植物层与辅料层的双层结构 , 并且辅料层里蔗糖的使用也是很有意思的 。 有关蔗糖的历史 , 季羡林先生专门出写过一本书《蔗糖史》 , 因为蔗糖在当时仅有贵族才能食用 , 不是寻常百姓能够用得上的 。
那么地黄的这样一个炮制品 , 它的作用是什么?这点要从刘贺生前他所得的疾病说起 。 《汉书·五子传》中记载刘贺“疾痿” , 而“痿“按照《说文解字》解释为“痺疾” , 即风湿之病 。 我们说汉墓的设置基本依照“事死如事生” , 按照礼制 , 堂是接待宾客和办公的地方 , 但在他出土的整个墓葬里可以看到 , 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 它放置的是一个什么?是一个床榻 , 而不是坐榻 。 所以就可以推测出当时刘贺得的是比较严重的风湿病 , 行动不便 。 而这种风湿病的治疗恰恰又是地黄的功效 。 《神农本草经》里面明确收录了地黄 , “主折跌 , 绝筋 , 伤中 。 逐血痹 , 填骨髓 , 长肌肉” , 与墓主刘贺“疾痿 , 步行不便”的病症是相对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