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璐琦:多学科的交叉,促进中医药的传统创新

黄璐琦:多学科的交叉,促进中医药的传统创新文章插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教授日前在中日友好医院首届樱花中西医结合论坛作了关于“多学科交叉 , 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的讲座 , 介绍了对2015年“海昏侯”墓出土药物遗存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分析 , 对该药物的品种、炮制方法及当时中医药应用方式进行了挖掘 。 通过该实例呈现了当下中医药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技术应用对中医药研究的重要性 。
尊敬的各位领导 , 各位专家 , 感谢洪城主任的邀请 , 参加中日友好医院樱花中西医结合论坛 , 祝贺论坛的胜利召开 。
我报告的题目是《多学科交叉 , 促进中药传承创新》 。 多学科交叉的提出 , 是源于科学整体性特征的认识 。 马克思认为科学是内在的整体 , 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门 , 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 , 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 , 这是一个任何一处都不能被打断的链条 。
科学研究实际上是一个复杂性的研究 。 我们对于复杂性研究 , 做过关键词检索 , 这里边大家可以看到跨学科、系统、统一性等等 , 显示出科学研究的复杂性 , 而这种复杂性研究需要的就是多学科的交叉 , 那么中医药的传承创新也需要多学科的交叉 。
对此 , 李约瑟有一个质问 , 这一点我想大家都很清楚 , 就是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 , 而未在中国和印度文明中成长 。 但同时李约瑟也提出 , 如果下一个时期要科学革命的话 , 科学革命再发生一定是要建立在注重整体 , 注重辩证思维的一种革命 。
这就要求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 我们团队在中药传承创新方面做的一项工作 , 就是本草考古 。 为什么要研究本草考古 , 就要从中医药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谈起 。 大家都知道中医药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代表 。 总书记也指出 , 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 最根本的是文化自信 。 总书记给我们中国中医科学院60周年的贺信里面 , 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 , 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 那么如何认识这把钥匙 , 需要从本草学来切入 。 因为本草学一直是了解中医药历史的重要工具 , 如《本草纲目》就入选了世界记忆名录 。 为此我们在本草考证的基础上 , 融入考古学 , 形成了交叉学科的新领域——本草考古 。
下面举一个例子 , 通过本草考古这种多学科的技术融合 , 我们复原了江西海昏候墓中出土药物炮制工艺 。 大家都知道江西海昏候墓2015年入选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 它是汉废帝刘贺的墓葬 , 当时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 , 包括图中所示的金币五铢钱等 , 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 同时新闻媒体也报道 , 说海昏侯墓中出土了冬虫夏草 , 看到这则消息 , 我们大为吃惊 。 一时间就赶到现场进行调研和考察 。 2016年1月16日 , 我们到达现场 , 当时正好进行海昏候墓棺椁的开棺 。 拿到“虫草” , 我们马上成立了相应的项目组 , 包括文献研究组、生药鉴定组、化学研究组和炮制工艺组 。
首先开展生药鉴定 。 我们对出土样品进行了核磁鉴定 , 发现它是一个中空不规则的棒状结构 , 外层信号较弱 , 并且也没见到细胞结构 。 内层有类似植物纤维结构 , 且含水量比较高我们马上进行了冰冻切片 。 因为取材比较及时 , 样品受到氧化的程度比较低 , 再加上我们在药材显微鉴别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我们不仅切出来比较薄 , 而且还切出来面积非常大的组织 , 为观察样品整体性奠定了基础 。 可以发现它是一个双层结构:外面裹有辅料 , 里面是植物 。 开展了粉末鉴定 , 在样品植物的里面发现了导管及纤维 , 还有一些棕色细胞和细胞群 。 我们根据建立的植物显微特征数据库 , 结合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收集的样品进行比较和排查 , 最后推断为玄参科地黄属植物的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