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人类能征服疾病吗( 四 )


意大利医生弗拉卡斯特罗 , 对传染病有很细致、比较全面的观察 。 他将之分类:一类是直接接触传染;第二类是间接接触 , 即通过衣服、被褥等传染;第三类是远距离传染 。 在此期间 , 欧洲有麻风、梅毒等传染病流行 , 医生们通过不断总结经验 , 对于这类疾病逐渐有较清晰的认识 。
对于传染病的原因也各有说法 。 早期认为是来自瘴气 , 由于污水积聚、腐败而产生的恶臭性气体引起疾病 。 这是一个很常见的解释 , 不论西方还是中国都有瘴气致病的观点 。 弗拉卡斯特罗认为 , 瘴气的观点并不准确 , 疾病的传染可能是一种微小的物质性的东西、一种肉眼还看不见或者感官觉察不到的东西在起作用 。 后来经过一系列技术发明 , 如显微镜、染色技术等 , 直到巴斯德、科赫之后 , 这一推测才得以证明 。
中国医生也对瘴气理论有所反思 。 在吴有性的《瘟疫论》里 , 认为瘟疫是一种戾气 , 而“非风 , 非寒 , 非暑 , 非湿” 。 明清时期 , 江南一带传染病增多 , 一些医生不再满意于发热性瘟疫都是外感风寒的解释 , 认为也可能是一种特殊的物质 , 一种“杂气”所致 。 除吴有性之外 , 叶桂、吴鞠通、王孟英等医家 , 通过临床诊疗 , 也都意识到瘟病具有不同于伤寒的特性 。
照护是医疗史上最重要的活动
因为治疗方法是有限的
18世纪 , 随着病理解剖学兴起 , 通过对因病去世者的尸体进行解剖 , 开始将患者生前表现出来的病症 , 与身体内某个器官的病变关联在一起 。 于是提出了“器官病理学说” 。 后来又进一步从器官细化到组织、细胞 。
另一种本体论的疾病观是“细菌致病学说” , 即现在的“病原微生物理论” 。 病原微生物学是19世纪下半叶以后 , 由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和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等建立起来的 。 巴斯德证明了细菌和感染、传染病之间的关系 。 科赫发明了一系列研究方法 , 如显微摄影方法 , 使得细菌的培养、菌落的增长等更容易观察 。 科赫提出的“科赫氏法则” , 现在基本上还在使用 。
“病原微生物学”的建立 , 使得鼠疫、霍乱、伤寒、破伤风、炭疽等一系列曾引起大量死亡的疾病 , 能够被我们所认识 , 并逐步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 同时 , 病理学深入到细胞层面 。 德国医学家魏尔啸认为细胞的病变是疾病的原因 。 20世纪50年代以后 , 由于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 人们陆续了解到疾病和基因的变化有关 , 人们开始关注基因疾病的问题 。 现在认识到有很多疾病都与基因相关 , 疾病基因组研究的开始 , 使得修饰基因的方法被用于诊疗疾病 。
第三部分讨论一下人类是否能够战胜疾病 。
人们已经发现很多疾病是具有自限性和自愈性的 。 例如普通感冒 , 大多数是可以自愈的 。 我们可以通过摄生法 , 通过调整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来恢复健康 。 中世纪欧洲第一所医学院——萨勒诺医学院 , 编辑出版了一本关于摄生法的口诀 , 教导如何管理自己的身体 , 要求学生去背诵 。
其次是照护 。 照护是人类医疗史上最重要的活动 ,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认为照护比治疗更重要 , 因为治疗方法是有限的 。 尤其人类进入老龄化社会 , 人们日益认识到 , 对于很多老年人照护实际上比治疗更重要 。
再就是对症处理 。 比如说这次新冠疫情 , 大部分的治疗都是对症治疗 , 如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都可以用对症治疗 。 治疗一种疾病 , 包括祛除病因、改善症状、恢复功能等多个方面 , 并非仅仅是消灭病毒 。 尤其在一段时间内还没有针对病毒的有效疫苗或者是特效药物时 , 很多治疗方法同样也取得很好的效果 , 很多患者也康复了 。 这就是临床疗效 。
天花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
通过人类自身努力而根除的疾病
若要得到满意的治疗 , 首先需要准确的诊断 。 西方早期的体液病理学说 , 主张通过尿液来诊断 , 因为体液中最容易获得的就是尿液 。 当时对尿有非常多的研究 , 医生的招牌就是在诊所门口挂个尿瓶 。 医生能够辨识尿的各种成分、颜色、气味等 , 由此来诊断疾病 。 根据体液病理学说 , 体液变质 , 如血液增多或变质 , 医生可以通过放血的方法来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