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女性之声
不久前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发布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中国5岁以下儿童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
降至1%以下!
中国从此摘掉了“乙肝大国”的帽子 ,
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发展中国家典范 。
这个令人骄傲的成就背后 ,
曾是非常沉重的现实 。
据1992年卫生部调查数据显示 ,
中国1970—1992年的“乙肝大爆发”
使中国乙肝病毒携带者达1.2亿人 ,
占全球携带者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
每年约有40万人
死于与肝炎有关的并发症!
如今 , 这场抗击乙肝病毒的
艰难又漫长的战役终于初见曙光 。
在这来之不易的胜利背后 ,
离不开一代代中国科学家的艰辛付出 。
这其中 ,
有一位女性尤其值得我们铭记:
她叫陶其敏 , 也常常被媒体称为
“中国乙肝疫苗之母” 。
文章插图
陶其敏
一支疫苗·一个决定
早在上世纪70年代 ,
陶其敏就开启了我国预防乙肝的先河 。
文章插图
陶其敏(前排右一)到湘潭卫生防疫站指导工作
陶其敏在少年时
就早早立下了学医的志向 ,
从山东医学院毕业后 ,
她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工作 。
1964年 , 33岁的陶其敏
成为检验科生化研究室主任 ,
她的主要工作之一 ,
就是对病人进行肝炎病毒检测 。
从此 , 她开始逐渐接触
乙肝疫苗的研究工作 。
为了尽快研制出乙肝疫苗 ,
陶其敏的脑子里只有学习和研究 。
甚至在不幸发生车祸、
肋骨被撞断的日子里 ,
仍放不下研制工作 。
只休息了不到一个月 ,
她就咬着牙、忍着痛 ,
让爱人每天用自行车把她推到单位 ,
坚持研制工作 。
1975年7月1日 ,
陶其敏团队终于研制成功了
我国第一代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 ,
为了纪念这一天 ,
团队把疫苗命名为“7571疫苗” 。
文章插图
乙肝疫苗研究团队(左三 陶其敏)
然而 , 这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 ,
疫苗只有通过严谨的安全性试验后 ,
才能应用、推广 。
据研究 , 大猩猩是当时已知的
可感染乙肝病毒的动物 。
但大猩猩并不是中国的本土物种 ,
想做疫苗试验只能向外国买 。
在那个经济实力还不发达的年代 ,
无论从国外去买 ,
还是自己来养 ,
都是可望不可及的事 。
在经历了挣扎和斗争之后 ,
最终陶其敏决定:在自己身上做试验 。
1975年8月29日下午 ,
陶其敏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 ,
她悄悄打开冰箱 ,
取出了一支乙肝疫苗 ,
把疫苗抽进注射器里 ,
避开了组内的同事 ,
径直向注射室走去 。
当值班护士询问她注射的药物名称时 ,
陶其敏笑着说:
“放心打吧 , 不会有问题的!”
文章插图
陶其敏教授第一个注射了自己研发的中国第一支乙肝疫苗
此后两个月内 ,
她每周抽血5毫升进行检测 ,
没有异常 ,
直到第三个月转入定期检查 ,
依然没有异常 ,
所有人都提着的那口气
才终于放下来了 ,
疫苗的安全性没有任何问题!
文章插图
- 57岁、55岁,再上太空,是什么造就了中国航天员不老的健康密码?
- 欧美人那么爱喝酒,为啥肝癌患者却比中国少?3个原因很现实
- 减肥期间感到饿怎么办?教你4点管理自己的食欲
- 站在补钙金字塔顶端的奶酪,为啥中国人不吃呢?
- 精神心理数字诊疗平台昭阳医生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经纬中国和千骥资本联合领投
- 今日下午3点!中国研究中心快速启动专题
- 为何外国女人不“坐月子”,而中国人却得“坐”?不妨了解一下
- 延长生存期,适合中国肝癌患者的一线免疫联合治疗!樊嘉院士领衔研究发表《柳叶刀-肿瘤学》
- 献血、输血与补血,您知道自己的身体里有多少血吗?
- 中国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看你是不是给国家拖后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