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肝宝贝”救助计划,持续三年在贫困地区绽放“生命之花”( 二 )
这段医缘 , 源自中山医院援藏医疗队在当地的健康普查 。 普查中 , 细心的医生发现三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藏族孩子 。 队员陆树洋是心脏外科专家 , 凭着扎实的临床基本功 , 给小患者做心脏听诊就有了初步判断 。 他随即通过远程连线中山医院心脏超声诊断科的同事 , 判断其中一名14岁男孩患有先天性室间隔缺损 , 另两名14岁和5岁的女孩患有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 , 急需进一步确诊和治疗 。
可是 , 由于当地医院不具备开展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的条件 , 三位患者都来自当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 , 无力承担相关医疗费用 , 治疗成了棘手难题 。 医疗队当即向中山医院汇报该情况 , 经医院与复旦大学陈灏珠院士医学发展基金商讨 , 确定三位患者纳入基金 “心?肝宝贝”救助计划 。
7月9日晚 , 一架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和平机场出发 , 历经7个多小时航程的飞机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 。 三名藏族先心病孩子便搭载这架飞机抵达上海 , 开启救治之旅 。
一路绿色通道后 , 7月13日上午 ,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带领周达新教授、潘文志副教授等结构性心脏病团队成员对两名患有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的藏族小患者进行介入封堵手术 , 手术获得成功 , 孩子自此绽放全新生命 。
文章插图
救助来自西藏的贫困先心病患儿
传递更科学“全生命周期模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 “心?肝宝贝”公益救助计划的参与者、中山医院长期致力于给予居民和患者全生命周期的照护 , 医护协作 , 并积极开展社工和志愿服务工作 , 关注院前科普预防、在院治疗过程、出院慢病随访的健康全过程 。这样的管理模式也在救助计划中得到延伸 。
54岁的尤先生没想到 , 自己竟如此幸运 , 不出远门可以接受肝脏手术治疗并得到资助 , 现在连术后康复也有专家指导 。 尤先生是家里顶梁柱 , 十年前他被医生告知患有胆结石 , 但因家庭贫困 , 一直没有接受系统治疗 。 半年前 , 当地医院发现他肝内胆管充满结石 , 左肝已明显萎缩 。
考虑到病人反复发作疼痛 , 经常呈乏力状 , 日渐消瘦 , 自身劳动力已严重下降 , 当地医生建议他去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 若不手术 , 很可能演变成胆管细胞癌 。 尤先生迟迟下不了做手术的决心 , 一方面 , 家里经济条件窘迫 , 另一方面 , 他对自己的疾病心里没底 。
幸运的是 , 他得到了“心?肝宝贝”公益救助计划资助 。 去年9月10日 , 由中山医院肝外科王征主任医师、於雷主治医师 , 与省第一人民医院的肝脏团队一起开展手术 。 手术费用解决了 , 手术也十分顺利 , 但术后如何康复?遇到一些困惑该向谁咨询?
尤先生的困惑 , 一度是不少术后病人与家属面临的问题 。 而今问题有了答案:将“全生命周期”照护管理的中山模式推广至更多地方 , 也是“心?肝宝贝”公益救助活动的内容之一 。
去年9月9日上午 , “肝病志愿服务和护理工作”论坛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举行 。 来自中山医院肝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俞静娴总护士长、肝肿瘤内科朱英娥护士长、肝肿瘤外科肖文洁病房护士长、党办邹静怀老师开展了《全生命周期的照护》《做好社会资源的链接》《规范化心理疏导模式下的患者健康促进》《肝肿瘤介入术后延续性护理服务》《中山医院社工和志愿工作》等主题宣讲 , 向来自云南省卫健委、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各科室部门和昆明市各兄弟医院的代表介绍了中山医院如何推进科普宣教、对病人进行手术前后的心理疏导、在出院后针对各类慢性疾病开展随访的工作经验 。
人的生命无法永存 , 然而陈灏珠的精神 , 早已融入中山医院与基金会工作团队的身上 , “心?肝宝贝”医疗公益项目将继续集合社会各界力量 , 共同实施医疗精准扶贫 , 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 , 让璀璨的“生命之花”永远绽放!
- 修订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列入2021年立法计划,器官捐献志愿者6年增百倍
- 三甲医院倍增计划启动!这个城市到2025年三甲医院将增至30家
- “美国计划销毁1000万剂疫苗”
- 护理SCI晨读:过渡护理计划在等待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人群中的有效性: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 抗肿瘤生物药贝伐珠单抗在国内正式上市 患者救助项目同步启动
- 博安生物贝伐珠单抗正式上市,患者救助项目同步启动
- 血糖高,坚持控糖4方面,量身定制控糖计划,助血糖不升高!
- 三花流浪猫被人救助,体检时发现腹腔条状物,检查发现是子宫蓄脓
- 打通“医检药保”,众安上线关爱卵巢癌公益保障计划
- 嚼出自信满满范,益达口腔健康计划携手果壳关爱职场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