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市场“秃”如其来,“头顶生意”成下一个“独角兽”?

千亿市场“秃”如其来,“头顶生意”成下一个“独角兽”?文章插图
【千亿市场“秃”如其来,“头顶生意”成下一个“独角兽”?】成年人的世界没有什么容易事 , 除了脱发 。 这年头 , 如果你从未为日渐稀疏的发量感到困扰过 , 那么 , 可能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打工人” 。 一根、两根、三根......头发在不经意间掉落 , 没有声音 , 却疼在心间 , 虽然脱发并不会什么大的疼痛 , 但是谁敢招惹自己的“头顶上司”啊?毕竟 , 这可关系到自己的颜值 。 脱发 , 早已不再是中年人的“专利” , 它正呈年轻化趋势 , 向一群90后和00后们席卷而来 。 如今 , 对于年轻人来说 , 比起买衣服 , 年轻人更愿意熬夜蹲点 , 抢购一瓶生发洗发水 。 商家的品牌代言人从光头到鲜肉 , 广告语也由去屑到生发 。 央视也在微博中问候大家:你有“秃如其来”的烦恼吗?果然 , 脱发成了大家心目中共同的痛点 。 01“秃”如其来近日 , #我国超2.5亿人受脱发困扰# 登上微博热搜 。 来自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 , 我国有超过2.5亿人正在饱受脱发困扰 , 其中男性约1.63亿 , 女性约0.88亿 。
千亿市场“秃”如其来,“头顶生意”成下一个“独角兽”?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截图也就是说 , 平均每4位男性中就有1人脱发 , 每8位女性中有1人脱发 。 同样 , 近一个月搜索“脱发”的人群中 , 男性的比例(56.25%)要略高于女性 。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 , 脱发正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 大批“90后”已经加入到脱发大军中来 。 头发越少 , 市场越大 。 满屏的广告信息流、Tony老师充满担忧的眼神、社交平台上“秃如其来”等热词、表情包更增加了年轻人的关注度和焦虑感 。 如此刺激之下 , 护发防脱产品、养发、植发机构等顺势而上 。 果然 ,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易事 , 除了脱发 。 有年纪尚小的网友在微博上吐槽:“本来应该是考虑脱单、脱贫的年纪却要熬着黑眼圈在某宝上搜罗各种防脱产品!为了三千烦恼丝而承受了这个年纪本不该承受的压力 。 ”值得一提的是 , 脱发不止是社畜们的烦恼 , 此前雷军也在采访中戏言头顶上是一栋“别墅” 。 年轻人的焦虑很大一部分是通过“买买买”来缓解 , 但凡和脱发沾点边的行业 , 都被风刮起来了 , 新的消费圈也不断蔓延 。 以洗护为例 , 各大电商平台的防脱生发类洗发水销售额增长非常迅速 , 巨头们也发现了商机 。 针对防脱固发功效 , 宝洁、欧莱雅、联合利华、资生堂甚至同仁堂、云南白药 , 都推出了相应的产品 , 每年销售额过亿 。 02催热“脱发经济”脱发虽夺走了一些人的颜值 , 但却给另一些人带来了财富 。 随着“90后”步入脱发大军 , “头顶经济”开始大火 。 根据天猫的统计数据显示 , 在2019年“双十一”假发套成交人数中 , 90后的人数占比超过了四成 。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 除了假发销量较大之外 , 包括各种护发产品、防脱发产品同样也都是长期热卖的 。 最主要的是 , “秃头产业”的销量高还只是其会发展成千亿市场的原因之一 , 这个产业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产品和服务的单价普遍都不便宜 。 就拿假发来说 , 据速卖通数据显示 , 平均每2秒钟就有一顶假发被买走 , 假发类产品年销售额高达数十亿元 。 目前国内的中低端假发产品价格都在200元以上 , 稍微高端一点的假发产品价格都超过了千元 。 而更高一点的假发都要好几千 , 甚至上万元的都比比皆是 。
千亿市场“秃”如其来,“头顶生意”成下一个“独角兽”?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在著名的假发生产地河南许昌 , 从事假发相关行业的有近20万人 , 大小作坊约5000家 。 在大型购物中心经常见到的品牌瑞贝卡 , 正是当地最大的假发企业 。 不过新冠疫情对行业的影响不小 , 其财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营收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2.93% 。 其实 ,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 , 无论戴假发是为了美观还是遮秃 , 假发已被列入各大美妆博主的名单 。 正如美国《Glamour》杂志曾透露 , 好莱坞一半的头发都是假的 。 如今戴假发已不是丑闻 , 而是皆源于对美的追求 。 但如果要说起“秃头产业”中最暴利的一个服务 , 那非植发莫属了 。 为什么说这个产业暴利呢?举个例子 , 根据豹耳健康的统计数据显示 , 2018年全国大约做了50万台植发手术 , 这50万台手术的总金额已经超过了100亿元 , 这相当于平均每台手术都要花费2万元 。 不仅如此 ,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 , 2016年国内的植发行业的市场规模约为57亿元 , 2019年涨到了163亿元 , 预计今年有望突破200亿元 。 这还只是一个植发产业 , 目前的规模已经直逼200亿元了 , 要是加上各种护发产业、生发产业、假发产业等等 , 接下来冲刺千亿市场应该不在话下的 。 03尚未出现“霸王”提到脱发 ,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霸王 。 不得不承认 , 即便在市场遍地生花的当下 , 它的国民度依然有目共睹 , 反观炙手可热的植发行业 , 能立刻说出名字的却少之又少 , 哪怕隔壁的整容市场 , 再不济 , 在鱼龙混杂中还能勉强拎出个“新氧”来 。 据悉 , 仅在2018年全国就诞生了2500多家专业生发机构 。 有数据统计 , 目前国内在工商局注册的植发机构数量已达4.2万家 。 资本显然没有忘却这片乐土 , 2017年 , 入局已久的“雍禾植发”宣布获得投资 , 融资金额在3亿元左右 , 投后估值约在5亿元;2018年初 , “碧莲盛植发”获得5亿战略控股投资;章光101集团在近几年积累起10多亿固定资产 。 值得一提的是 , 如今 , 一贯追逐风口的资本却好像戛然而止了 , 距离碧莲盛融资成功已过去近两年时间 , 市场上被资本青睐的品牌却寥寥无几 。 这似乎与如日中天的现状规模有些不大相符……但事实上 , 如果深究植发行业的格局 , 或许这一切就解释得通了 。 从前 , 我们提到整容医美行业 , 有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机构不成熟 , 作坊性质严重 , 如今的植发市场也难逃作坊鄙视链 。 此前 , 有媒体爆出各种治疗及培训植发机构在没有取得医生资质的情况下 , 直接手术过程中实践教学 , 甚至能三天学会植发 , 学员练习2个小时后便可手术 , 将盐水当培养液 。 2019年7月1日 , 有媒体曝光了植发行业的收费乱象 , 患者的消费水平决定植发的费用 。 根据亿欧大健康的调查数据显示 , 目前的植发机构大约分成四类 , 市场占据的份额泾渭分明 , 以雍禾植发、碧莲盛等为代表的大型连锁机构占比约35%;综合类医美机构占比25%;信誉度最高的公立医院植发科仅占10%;而剩下的30%全部被那些门槛低 , 运营灵活的小机构把持 。 植发相比其他医美项目门槛低 , 更易复制 。 但低频、重营销之下 , 很多问题会凸显 。 部分植发机构鱼龙混杂 , 在机器、技术水平、手术操作、术后效果等各方面参差不齐 , 更别提虚假广告、以次充好、中小机构陷入价格战等 , 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 且植发并不是一劳永逸 , 一些消费者反馈 , 一年后种植发即使在 , 自己原生的头发还是会掉 。 市场固然在持续升温 , 但这种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搅浑了整个水池 , 如此便不难理解为何资本望而却步了 。 掉发容易长发难 , 如今 , 脱发焦虑正席卷着每个“英年早秃”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