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精加工后 去掉的部分去哪儿了?( 五 )

资讯频道http://zixun.iweiba.cn/list-1.html

面粉打包 。 受访者供图

吴桂玲则表示 , 从食用的角度看 , 这些粮食也会通过不同的方式得以使用 , 比如前路粉做馄饨皮了 , 后路粉做面包了 , 麸皮回填做了全麦粉 , 没回填的做了饲料 , “粮食加工的利润本来就不高 , 不可能浪费掉任何一部分” 。

 

刘锐认为 , 判断是否浪费 , 首先要厘清浪费的概念 , “浪费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可食用部分缺失 , 比如没吃完的食物被丢弃 , 或储存过程中原料变质等 。 此外还有一个概念 , 即损耗 , 主要指加工、存贮、运输等过程中可食用部分的缺失” 。

 

那么 , 损耗到底有多大呢?刘锐说 , “要界定损耗 , 先要明白损耗的定义 。 所谓精白粉、精米等 , 并不是损耗之后的结果 , 而是产品结构的变化 。 在加工过程中 , 粮食会被加工成不同的产品 , 精白粉、麦麸、精米、米糠、稻壳等 , 比如20%的精白粉 , 并不是只卖这20% , 剩下的仍旧会做成面粉产品被人们食用 。 即便是麸皮 , 也会做成饲料 , 进入畜牧业 , 最终还是上了人们的餐桌 。 ”

 

真正的损耗 , 是那些完全缺失掉的可食用部分 , 刘锐说 , “100斤小麦 , 加工后所有的面粉、麸皮等加起来 , 一般是不够100斤的 , 缺失的部分就是损耗 。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卢士军博士曾做过一项研究 , 结果显示 , 在上世纪90年代 , 农户碾米的加工方式 , 其损耗率为2.81% , 到今天 , 粮食初加工的损耗率为1.18% 。 ”

 

粗加工的粮食是否更健康?

 

精制米面曾是少数人才能消费的奢侈品 。 后来 , 生产力的提升、技术的推进 , 使得精米白面成为大众餐桌上的日常消费品 。 再到近年来 , 粗粮、粗制米面又再一次成为时尚食品 。

 

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 , 每人每天宜食用全谷物和杂粮50-150克 , 这是否意味着 , 全谷物比精制米面营养健康呢?

 

对此 , 刘锐解释 , “大米和面粉都是谷物 , 全谷物及其食品因含有更加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及功能活性成分 , 以及较低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 , 对健康是有益的 。 而且 , 一些产品在精加工中 , 确实会损失一部分营养成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