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在滴滴,每天17万司机被强制休息( 二 )
2019年 , 滴滴累计进行疲劳驾驶提醒3.04亿次 , 累计超300万司机接受了疲劳驾驶专项教育 。 滴滴首席出行安全官侯景雷向媒体表示 , 在滴滴 , 平均每天有6000人次司机因触发疲劳驾驶被强制下线休息至少6小时 , 有超过17万人次司机被强制下线休息至少20分钟 。
终止疲劳驾驶不只依靠AI
以时间或计费为判断标准的“强制休息”规则 , 只是滴滴针对疲劳驾驶系列“组合拳”中的一部分 , 因为仅仅通过驾驶时间进行疲劳判断 , 存在一定的误差:一名驾驶员的累计驾驶时间很难被完全精确地监控到 , 由非驾驶时间过程引起的疲劳 , 比如生病、情绪或睡眠质量等因素 , 同样是道路安全的关键变量 。
针对这两点 , 滴滴提出的解决方案是——AI 。
通过车辆搭载的智能硬件“桔视” , 滴滴尝试以多种维度分析司机的疲劳状态:系统会自动检测司机在不同时间间隔内眼睛和脸部的特征 , 当发现司机出现疲劳特征时 , 将及时引导司机休息;如果司机连续两个订单被识别疲劳特征时 , 将被要求强制休息20分钟才能出车接单 。
AI也是国际科学家们在技术路径上解决疲劳驾驶问题的基本共识 , 尤其是在大数据极大程度地提升了情绪计算模型精准度之后 。
2018年 , AI创业公司Affectiva和汽车设备制造商合作 , 在87个国家中收集了650万名驾驶人的开车脸部影像 , 以训练识别驾驶员疲劳、打呵欠等状况的AI分析模型 。 现在 , 针对疲劳判断的模型已经高度精细化 , 包括驾驶员的人眼闭合状态和闭合频率、脸部朝向判断、心率信息等等 。
但正如上文所言 , 疲劳驾驶判别并非单一维度的技术难题 , 它随时处于变化之中;终止疲劳驾驶不只依靠AI , 而需要技术与规则的深度融合 。
因此 , 每一位司机加入滴滴时 , 都会通过岗前培训、月度培训、线上专项培训等多个渠道了解、预防疲劳驾驶的知识;当滴滴通过技术识别到司机出车时长达到一定时间后 , 将会通过播报的形式提醒司机注意休息 , 并邀请司机通过做一套“提神醒脑操”缓解疲劳 , 帮助他们更集中精力开好车;滴滴也会发短信给司机的紧急联系人 , 让司机的家人、朋友化身为“安全使者” , 引导司机休息 。
除了强制的硬性规定 , 滴滴同时在推动柔性力量 。 滴滴今年5月上线的升级版安全播报中 , 全部语音来自父母、妻子和孩子们的录制 , 分为司机版、父母版、妻子版、儿女版和综合版五个版本 , 考虑到很多司机与家人分隔两地 , 滴滴还特别增加了各地方言版本 。
站在这个角度 , 我们也许更能理解《车后人》短片的结尾 。 司机猛然惊醒 , 发现因疲劳驾驶而导致的车辆原来只是一场噩梦 , 他打开手机 , 听到来自女儿的呼唤:“爸爸 , 你开车不要太累了 。 ”
这才是疲劳驾驶的终极解决方案——人性关怀、平台责任和社会理解 。 唯有多方合力 , 作为一个社会问题、而不只是技术问题的疲劳驾驶现象才能真正被解决 。
道路安全的未来形态
“滴滴的基因是出行 , 出行的重点是安全 。 带着天生的基因和思考的维度 , 我们做自动驾驶的角度和别人不同 。 ”滴滴自动驾驶公司COO孟醒在第五届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峰会上如此表示 。
如果说从司机端解决疲劳驾驶问题是现在时 , 那么 , 自动驾驶的成熟应用则是出行领域、乃至解决道路安全整体问题的未来时 。
不久前 , 滴滴在上海部分区域开始试运行“自动驾驶”服务 。 参与试验的乘客在乘车界面会出现“自动驾驶”选项 , 与现有的“快车”、“专车”、“出租车”等选项并列 , 如果乘客选定的乘车起点和终点在特定区域内 , 滴滴则会派出自动驾驶车辆接单 。
和其他纯粹以技术为起点的自动驾驶公司不同 , 滴滴的优势不止在于自动驾驶测试车 , 更是依托于出行服务的“桔视”系统——这个车载智能系统 , 既用于检测、判定司机的驾驶状态 , 也提供车前行车记录、行程中车内录像、判责及申诉取证等功能 , 一年累计数据达到1000亿公里 , 这成为滴滴在自动驾驶上取之不尽的“数据燃料” 。
- 花生|每天来一碗,改善贫血,排毒清污,子宫越来越干净花生加上此物
- 青梅|肠胃干净了,肚子不鼓了,皮肤细腻更光滑女性每天当零食吃几颗
- 穿搭:文雅甜美的穿搭,显瘦有气质
- 央视新闻|遭美警察连开7枪非裔男子首发声:每天24小时只有疼痛
- 女性养生|女人补气血,每天一碗红枣姜汤,脸色红润有光泽,皮肤白皙有弹性
- 小白酱酱酱酱|新游福利号见过吗?
- 麦田军事观察|只要不动枪炮每天都有互动,美俄在叙利亚发生撞车意外?不算啥事
- 养生|立秋后,不妨多食这种补血果!每天食几颗,补血养血,气色更红润
- 光明网|“白露”迎秋凉,全省多地降雨拜访,出行注意安全
- 中度拥堵!目前北京全路网交通指数为7.8 请注意错峰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