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教育智库|只有重新认识问题,才能破解难题,孩子犯错、叛逆、厌学( 五 )


其实 , 孩子能不能完成作业是他自己的事情 , 要让孩子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 。 不要让孩子觉得完成作业 , 是完成父母、老师的任务 。 结果 , 孩子“放肆”一天后 , 自觉地早早起床完成作业 。 之后的周考 , 成绩还进了130多名 。 看来不管学习 , 似乎胜过过于关注学习 。
案例四:怎么努力都是50分 , 看来我不是学习的料
初一的一位家长给我说:我的孩子学习很努力 , 也能积极完成作业 , 但就是怎么努力 , 成绩却不见提高 , 每次考试都是50多分 。 经过孩子越来越怀疑自己 , 是不是学习能力不足 , 准备放弃学习和补课 。 面对家长的求救 , 我给家长分析道:孩子有这样的苦衷很正常 , 你很理解孩子 , 值得称道 。
解决问题的办法是 , 要看到孩子的努力 , 和老师、孩子一起分析孩子在学习上的问题 , 探寻解决对策 , 而不只是只盯着成绩和排名 。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 , 老师们是否这样思考问题 , 我们的试题难度是否适合自己的学生 , 能不能给努力的学生一个获得成就感的机会 。 多一把衡量学生的尺子 , 这个问题也许就迎刃而解了 。
蒲公英教育智库|只有重新认识问题,才能破解难题,孩子犯错、叛逆、厌学
文章图片
观点1:没有兴趣 , 很难有高效率
【蒲公英教育智库|只有重新认识问题,才能破解难题,孩子犯错、叛逆、厌学】众所周知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具有探究性的“胖问题”(通过一个问题可以引发一系列的问题)是激发兴趣、激活动力的重要法宝 。 孩子从生下来没完没了的问问题 , 到中学后基本不问问题 , 说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 , 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教学需要进行彻底的反思;为了成绩而扼杀兴趣 , 得不偿失 , 在激发兴趣、激活动力与一时的高成绩之间没有妥协的余地 , 一味的强调解决问题 , 而不是启发孩子产生更多的新问题 , 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 , 就是在消灭孩子的兴趣 , 而没有兴趣 , 就是厌学的前奏 。
观点2:超量作业无法有效提高成绩
作业的目的是加深理解记忆 , 提高思维能力 , 检查学习效果 , 适量有效多样 , 有层次探究性强的作业才能实现这些目的 , 作业不是越多越好 。 超量作业基本上都是机械重复的作业 , 不但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 而且机械重复过量的作业只会让学生望而生厌 。 这样的作业不但不能有效提高成绩 , 还会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 , 面对越来越多的作业 , 家长要主动为不堪重负的孩子减负 , 不能因为作业而影响休息 , 不能因为作业而剥夺孩子参与社会实践 , 与人交往和游戏的时间 。 而老师要控制作业总量 , 对作业进行精选 , 尽量避免机械重复 。
观点3:父母盯着排名 , 孩子压力山大
评估孩子的学习应该关注5个要素:孩子的努力程度、进步幅度、学习表现、发展空间和学习成绩 , 而不仅仅是标在试卷上的分数成绩 。 分数和排名是相对的 , 也是暂时的 , 只是对前段学习的相对评价 , 如果把学习的阶段性成绩 , 作为对学习状态分析和改进的策略之一 , 就能促进孩子的发展和提高服务 。 只要孩子比以前努力了 , 就应该得到肯定和鼓励 , 而不是仅仅盯着分数和排名 , 看不到孩子的付出 , 一味的因为分数和排名没有变化的指责孩子只能让孩子逐渐丧失信心 。
观点4:有梦想的孩子不会厌
一个妈妈每天在送孩子上学路上给孩子讲世界历史上的今天 , 以及昨天国家和世界发生的重大新闻 , 下午要求孩子复述的故事 。 从幼儿园到小学毕业 , 持续九年不间断 。 这个孩子上了高中后的第一天就立下要考上名校的雄心壮志 , 并竭尽全力 , 认真学习 , 结果如愿以偿 。
事实证明 , 之所以很多优秀的孩子 , 不论学习任务有多繁重 , 学习压力有多大都不会厌学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不同意普通孩子的梦想 。 而这个梦想就来自父母正确的引导 。 梦想与格局有关 , 格局与视野有关 , 而阅读可以扩大孩子的视野 。 无论怎样放到阅读的作用都不过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