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黄帝四经》所蕴含的黄老学思想对荀子思想渗透的理解

以《黄帝四经》所代表的黄老之学在汉初时期乃至后世中都存在着一定的影响 , 这已经是所公认的事实 。
对于荀子的看法更多地从他的“性恶”说和“天人相分”说入手探讨他的隆礼重法 , 然而却忽略了他思想塑造的过程和产生的原因 。
【爱历史】《黄帝四经》所蕴含的黄老学思想对荀子思想渗透的理解
文章图片
在儒学史上 , 韩愈为了在儒、释、道三家纷争中继续保持儒家独尊的正统地位 , 极力倡导儒学复兴 。
在《原道》篇中论证道统传承自尧始 , 传于舜 , 舜传于禹 , 禹传于汤 , 汤传于文王、武王、周公 , 文王、武王、周公传于孔子 , 孔子传于孟轲 , 孟轲死后道统失传 , 荀子和扬雄都只是截取片段进行阐发 , 所以他认为荀子为“大醇而小疵” , 而在所著的《原道》一文中把荀子排除在儒家大门之外 。
【爱历史】《黄帝四经》所蕴含的黄老学思想对荀子思想渗透的理解
文章图片
对于荀子思想的界定 , 宋儒所述“大本已失”、朱熹所述“其过多”和苏轼的“喜为异说” , 都是认为荀子不再是“醇乎醇者”的儒家 , 而朱熹和苏轼等学者更认为其为法家 , 认为荀子所述都为申韩之论 , 归于法制之说 , 以执掌赏罚 。
然而明清之际的傅山 , 认为荀子难以具体定位学派的问题 , 他在《傅山荀子淮南子评注手稿》是认为《荀子》一书并非醇儒 , 其部分思想甚至于儒家相隔甚远 , 似乎赞同韩愈“大醇而小疵”的看法 。
【爱历史】《黄帝四经》所蕴含的黄老学思想对荀子思想渗透的理解
文章图片
又认为这部分思想有近乎法家、刑名家、墨家之言 , 这样无法具体给予荀子思想学派定义 , 但明确说明了荀子之学不是法家 , 也不是刑名 , 也不是墨家 , 特点是近于三家的思想 。
综合以上学者的判断 , 荀子学应是“因阴阳之大顺 , 采儒墨之善 , 撮名法之要 。 ”这符合司马迁对黄老学派思想特征的论述 。
《史记》记载了荀子曾经有过三次造访稷下学宫的经历 , 认为荀子首次游学稷下的年纪是“年五十” , 但在《风俗通义·穷通》、《玉海》等一些著作都说荀子是“年十五始来游学” 。
【爱历史】《黄帝四经》所蕴含的黄老学思想对荀子思想渗透的理解
文章图片
据此论证 , 推断司马迁的“年五十”为倒误 。 而此时的稷下学宫道家势力最大 , 人物众多 , 计有田骈、慎到、彭蒙、接子、环渊等人 。
而这些人都是上大夫 , 而且都为黄老学派之人 , 荀子在十五岁思想构建之时受到黄老学派影响是必然的 , 而且《荀子》书中屡次称宋钘为“子宋子” , 也可证明他曾经师从黄老学派 , 这种影响通过他再影响到了韩非子 。
《黄帝四经》所蕴含的黄老学思想对荀子思想渗透的第一个方面就是对“天”的理解 。
【爱历史】《黄帝四经》所蕴含的黄老学思想对荀子思想渗透的理解
文章图片
儒家是把“天”看作是主宰人命运的人格神之天 , 主张听从“天”的指示 , 完全按照“天”来处理事务 , 正如同《论语》中所说“生死有命 , 富贵在天” 。
孟子认为“四端”是我自身所固有之 , 非外铄我也 。 荀子身处战国时代 , 似乎认为在时代特征面前 , 完全依照“天”给予的指示 , 不能够给予攻伐战争以帮助 , 于是 , 引入道家的“道”之本原 , 作为自己形而上根据 , 来构建自己的思想体系 。
【爱历史】《黄帝四经》所蕴含的黄老学思想对荀子思想渗透的理解
文章图片
“列星随旋 , 日月遞炤 , 四时代御 , 阴阳大化 , 风雨博施 ,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 。 ”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是由日月星辰、四时交替和阴阳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 “大道者 , 所以变化遂成万物也 。 ”“道”是依靠自身的规律才能变化万物的 , 它既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 又是引导世界运行的客观规律 。
他已经意识到“天”不再是儒家的“天命” , 而是“自然之天” , 天地万物都是自然存在的 , 而且依照自然规则而运作 。
【爱历史】《黄帝四经》所蕴含的黄老学思想对荀子思想渗透的理解
文章图片
第二个方面则是“明于天人之分”的提出 。
原始道家虽然描绘出了“道”为宇宙世界的本原 , 而且提出要效仿“天道” , 通过“无为”的方式达到“无不为”的效果 , 但最终还是会陷入宿命论中 , 例如庄子更是沿着一条途径把其思想推向极端 。
【爱历史】《黄帝四经》所蕴含的黄老学思想对荀子思想渗透的理解】而《黄帝四经》认识到了原始道家消极地顺应自然 , 而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 , 大力倡导“人道”的作用 , 以减少“天”对人们的控制 。 荀子受到了《黄帝四经》这部分思想的影响 , 认为“天”是“不为尧存 , 不为桀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