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字面上来说 , 讲述的是“天道”运行不受人为的控制 , 但是反过来说 , 自然界同样不能干预人事 , 尧存和桀亡的现象不能用自然现象来解释 , 社会发展的根源在于人 。
荀子还吸收了《黄帝四经》的“人强胜天”、“不争亦无成功”的思想后 , 提出了“参”的概念 。 “天有其时 , 地有其财 , 人有其治 , 夫是之谓能参 。 ”
天有自己的时节 , 地有自己的资源财富 , 人也有自己的治理办法 , 这样的表述说明 , 人并不是完全效仿天地 , 天、地 , 人有着自己的方法 , 其方法也可以和天地法则相平等 。
文章图片
“舍其所以参 , 而愿其所参 , 则惑矣 。 ”如果舍弃了自身的办法 , 只是参考天地 , 那只是糊涂的行为 , 并且要体现出“君子役物”的态度 , 来“制天命而用之” 。
这样荀子就能够摆脱原始道家“道”的宿命论和儒家的“天道自为”的论证 , 论断的实质 , 则突出人在自然界面前的主观能动作用 。
第三个方面是“垂衣裳而治天下”的王术思想 。
文章图片
《荀子》中的《王制》、《王霸》、《君道》等篇所论证的都是君主的帝王之术 , 笔者认为其核心可能是《黄帝四经》的“君人南面之术” 。
《黄帝四经》所讲述的“无为”而治是在“道生法”的前提下 , 各方都有着法律约束 , 君主以“雌节”、“清净”来修身 , 将工作分给臣子去担当 , 以达到“君无为而臣有为”的地步 。 荀子则是发扬了《黄帝四经》的思想 , “足能行 , 待相者然后进;口能言 , 待官人然后诏 。 ”
他认为君主虽然有脚能自己走路 , 但需要左右的扶持才能走路 , 嘴虽能说话 , 但要依靠官吏来传达他的命令 , 也就是说 , 君主需要隐藏自己的想法 , 通过观察臣下的行动 , 来达到控制臣下的目的 。
文章图片
“不视而见 , 不听而聪 , 不言而信 , 不虑而知 , 不动而功 , 告至备也 。 ”荀子认为臣下也要做到让君主不看、不听、不说、不思就能够体察万民 , 这样才能尽到臣子的本分 。
归根到底 , 荀子的“君人南面之术”是“主道知人 , 臣道知事” , 也就是说君主的职责是秉纲执要 , 抓住大方向 , 具体细化交托给臣子 , 这样他就是可以享受到垂拱而治的乐趣了 。
第四个方面是“隆礼重法”的思想 。
文章图片
在传统儒家思想里 , 礼、法两种治理方法是不相容的 , 他们认为法治归根到底是脱离礼治 , 不为尧舜之正统 。 “礼法融合并不起始于荀子 , 黄老道家和齐家都是礼法融合的提倡者 。 ”
无论是礼治还是法治都是不同流派对社会治理提出的治理方法 , 两者对于社会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功效 。 “隆礼尊贤而王 , 重法爱民而霸 。 ”
荀子所说的“隆礼重法”就是既要有上下等级和任用贤才 , 又要重视法度和爱惜民众 , 这《黄帝四经》所描述的“刑德”思想是同出一辙的 , 表现出对两者思想的不排斥 , 而是相互融合共同来治理国家 。
文章图片
《黄帝四经》中所表现的是“德”要摆在明处 , “刑”要摆在暗处 。 但荀子作为一个儒家 , 虽然受到黄老学的影响 , 但还是以儒家为本 , 主张礼主而法辅 。 荀子则是把“礼”提到非常高的地位 , 礼是个人修身和国家治理的根本所在 , 而且相比法家和黄老家更加相信道德教化的力量 。
“故不教而诛 , 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 , 则奸民不惩 。 ”但他也意识到他身处的时代无法仅仅靠礼治来维护国家正常运行 , 而只有礼治为根本 , 法治为保障的治理模式才能够治理好国家 , 从而形成他的“隆礼重法”的思想 。
文章图片
综上所述 , 荀子虽为儒家大师 , 但其思想中可能受到了《黄帝四经》所蕴含的黄老学思想 , 也正是如此 , 荀子才能弥补传统儒家和原始道家的不足之处 , 为儒家思想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事实也是证明自汉武帝以后 , 历代的统治者虽然表面独尊儒术 , 看轻百家 , 但实质都是“隆礼重法”式的统治方式 , 也正如谭嗣同所说“二千年来之学 , 荀学也 。 ”
- 【爱历史】刘备知人善任,人尽其才,让黄忠有了英雄用武之地
- 【游戏世界】RNG被零封之后,MLXG失望透顶:小虎,我看不起你
- 【游戏迷】LPL假赛团露面?小虞姬认怂向PDD道歉后再被深扒,本人回应越描越黑
- 【历史故事】苻秦为什么不以胡族政权自居
- 【爱历史】春秋时期是一个质朴、浪漫、风雅的时代
- 【爱历史】水浒传中为何朝廷之上许多人都不敢反抗蔡京
- 【游戏迷】Fly刺痛老将重回首发,剑豪高调回归赛训,林教练:准备去WB了
- 【游戏迷】迷你世界:五周年版本更新,温泉酒店欢乐多,海盗船让你嗨翻天!
- 【爱历史】坎坷人生铸就诗圣杜甫:遭朋友言而无信,一年内拖家带口迁徙四次
- 【爱历史】兵马俑的主人到底是谁,是秦始皇还是宣太后芈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