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点滴|就能看透中国人的性情,鲁迅《说“面子”》:只要弄懂了面子( 二 )


如何看待“要面子”的心理?一个人穿着得体、举止皆当 , 会给别人带来舒适的美感;在交际场合做好表面的功夫 , 也会树立起恭敬的形象 。 反之 , 如果一个人不计较自己的脸面 , 在旁人面前袒胸露乳、满口污秽 , 则会被视为全无羞耻之心 。 因此 , 在日常生活中 , 表面的功夫还是要做的 , 故而鲁迅说:“谁都要‘面子’ , 当然也可以说是好事情 。 ”如果一个人做事不惜颜面 , 不在意舆论的评判 , 也没有一点羞耻之心 , 那么这种“不要面子”的行为就成了“不要脸” 。
人人都要面子 , 说明人人都还有底线 , 这是好事情 。 而且我们做事时也会考虑到别人的面子 , 不要触犯到他人的底线 。 但是 , 如果过于要面子 , 进而形成了“爱面子”的心理 , 那么就容易导致人格的虚伪 。 阿瑟·史密斯说:“中国人有非常强烈的表演欲 , 做戏是其本能 。 ”鲁迅在《宣传与做戏》中也承认这是我们的民族性格之一 。 国人内心戏很足 , 在现实生活中也要按照戏剧化来行事 。 譬如那个穷酸的旗人罢 , 在别人的眼里他也不过是个穷光蛋 , 但在他看来 , 自己的旗人身份十分了得 , 一定要摆出个架子才显得有面子 。 孔乙己不也明明是个偷书贼 , 却非得狡辩说:“窃书不能算偷”么?更有甚者 , 阿Q被王胡暴揍之后 , 便欺负起比自己弱小的尼姑来 , 在众人九分得意的笑声中 , 他也仿佛挽回了面子一样 , 斯亦卑怯也已 。
古人说“刑不上大夫” , 因为对士大夫用刑会伤及到国家的体面 , 所以汉朝时薄昭杀了朝廷的使者 , 汉文帝便命群臣日夜到他家去哭丧 , 一直哭到他受不了而自杀为止 。 这样 , 文帝也就避免了诛杀大臣及舅舅的争议 , 给皇家留了一点体面;而据说清朝时 , 地方官在被杀头之前 , 会得到特许 , 能够穿着官服去受刑 , 以便“体面”地离开人世 。
更有甚者 , 据《小腆纪年》记载 , 李自成攻克北京城的前夜 , 崇祯帝打算杀尽自己的妻儿 , 然后再自尽 。 他对皇后说:“莫坏皇祖爷体面” , 迫令她到坤宁宫去自缢 。 这说明 , 在亡国的大耻辱面前 , 崇祯居然还想着妇女“节烈”名声 。 为了保留所谓的面子 , 他不是想办法让子女逃出去 , 而是要拉他们一起殉葬 , 这便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了 。
然而 , 古人何曾不想对犯罪的士大夫用刑?崇祯帝听了李明睿的建议后又何曾不想逃出北京?但是面子挡在那里 , 他们要按着“刑不上大夫”和“君王死社稷”的剧情表演 , 才能保全体面 。 由此可见 , 当想的跟做的不一样 , 里子与面子互相背离时 , 人们就会因“爱面子”而“活受罪”了 。
“死要面子”其实就是另一种“不要脸”我们都知道 , 不在乎面子的人有时候会变得不要脸;但也常常忽略了 , 过分“爱面子”其实也是另一种不要脸 , 这点鲁迅就指出来了 , 他认为不顾是非、死要面子跟不要脸其实是一回事 。
在生活中我们或许都会遇到过这种情况:B偷了A的钱包 , 大家都看到了 , 但B就是要极力抵赖、矢口否认 。 之后他趁人不注意 , 偷偷地将钱包扔到一边 , 然后像重新发现了一样 , 指着说:“看 , 这是你‘丢’的钱包 。 ”待A捡起来后 , B还要骂骂咧咧 , 好像自己真被冤枉了一样 。 在这种情况下 , A找回了钱包 , B保住了“面子” , 而作为和事佬的C也会出来和稀泥 , 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 大家就这么算了罢 , 因为他知道 , 倘若不给B面子 , 他日后必会变本加厉的报复 。 从这个例子来看 , B可谓是十分爱面子的了 , 以至于不要脸、睁眼说瞎话的地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