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报|正确运用“三伏贴”,又到“冬病夏治”时

“三伏贴”又名天灸 , 是一种传统的“冬病夏治”疗法 , 以中药结合经络理论 , 直接贴敷于穴位 , 中药对穴位产生药理作用 , 中药药性可通过皮肤吸收 , 同时利用药的热性刺激 , 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 三伏天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 , 而此时人体的阳气最为旺盛 , 因此在生姜汁、白芥子、元胡、细辛等辛温药材的作用下 , 经由腧穴药物能鼓舞人体正气 , 从而驱散冬季慢性疾病的寒气 , 此谓“冬病夏治” 。
家庭医生报|正确运用“三伏贴”,又到“冬病夏治”时
文章图片
2020年的三伏天时间:初伏(7月16日至7月25日);中伏(7月26日至8月14日);末伏(8月15日至8月24日) 。
根据“天人合一”的理论 , 每伏的第一天阳气最旺 , 是最佳贴敷时机 , 每次敷贴2~4小时左右 。
作用原理
“三伏贴”以中医的“气血营卫”以及经络理论而发挥作用 。
1.穴位作用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 , 疏通气血经络、鼓舞人体正气、调节人体内的气血运行 , 使体内各个器官的阴阳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 进而对已出现不良症状的身体机能产生温和、有效的调节作用 。
2.药理作用使用“三伏贴”时 , 直接将中草药敷在人体表皮 , 药物有效分子可直接通过穴位皮肤毛孔进入人体内环境 , 发挥生物效应 。 此外 , 由于穴位刺激 , 药物分子还可以通过经络运行到达身体各个需要调节的器官 。
3.协同作用“三伏贴”调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疗法 , 利用中药对穴位的作用 , 最终实现了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药物调节的“多管齐下”的效果 , 这几种作用方式相互协同、相互促进 , 效果明显而稳定 。
家庭医生报|正确运用“三伏贴”,又到“冬病夏治”时
文章图片
适应证
反复发作的虚寒性哮喘、气管炎、咽炎、鼻炎;慢性虚寒性胃肠炎、慢性腹泻、虚寒性胃病、腹痛、腹胀、排便障碍;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关节疼痛、虚寒性头痛、颈椎病、腰椎病等疾病 。
家庭医生报|正确运用“三伏贴”,又到“冬病夏治”时
文章图片
注意事项
贴敷当天禁止游泳、淋雨;洗浴时 , 局部用清水冲洗即可 , 不宜用肥皂、沐浴液等;远离空调 , 避开寒凉 , 饮食清淡 。 过敏体质者忌用 。
作者: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刘敏勇
通讯员:蔡晓飞王萱萱
编辑:熊恕、刘正辉
审校:谢涛
核发:万洪新
【家庭医生报|正确运用“三伏贴”,又到“冬病夏治”时】图片: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