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星艺术团|如何让外国民众爱上中华文化


华星艺术团|如何让外国民众爱上中华文化
文章插图
邱增慧(中)教外国小朋友学习中国传统乐器。
华星艺术团|如何让外国民众爱上中华文化
文章插图
林峥明在自己工作室创作中国画。
华星艺术团|如何让外国民众爱上中华文化
文章插图
余俊武在录制华星艺术团的节目。
华星艺术团|如何让外国民众爱上中华文化
文章插图
张海鸥在钢琴独奏表演中。
开栏的话
在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之际,中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新时代的中国和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海内外中华儿女备感欢欣鼓舞,同庆百年荣光。
伟大成就振奋人心,伟大使命催人奋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已经开启,中国共产党正带领中国人民,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从今天起,本报开设“画出最大同心圆”栏目,就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增进海外民众对中国的了解和理解,增进中外各方面交流、交往等话题,与全球华侨华人对话,请他们献计献策,以此展现海外中华儿女凝心聚力、同圆共享中国梦的家国情怀。
华星艺术团|如何让外国民众爱上中华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如何增强中华文化在海外民众中的亲和力和影响力?如何在多元文明交流中保持中华文化自信?围绕这些问题,四位来自不同领域的海外华侨华人艺术家和本报采访人员分享经验、畅谈感受。
中英戏曲协会会长邱增慧:
“中国戏曲与海外民众‘面对面’”
我自幼学习京剧,从中央戏曲学院毕业后成为了一名专业京剧演员。旅居英国20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在海外传播中国戏曲文化。
总结这些年的经验,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走出去”,把舞台搬下来,让后台变前台,让中国戏曲与海外民众实现“面对面”。我们经常走进当地学校、社区、剧院等,开办化妆、声乐、表演等课程,让感兴趣的外国友人亲身体验京剧的脸谱画法、服饰搭配、乐器演奏、身段唱腔等,消除中国戏曲艺术的神秘感。许多英国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对此表现出浓厚兴趣。
在“走出去”的同时,我们也重视“引进来”。中英戏曲协会自成立以来,就以开放的心态不断吸收新鲜血液,欢迎对戏曲感兴趣的侨胞、留学生和外国友人加入,社团的力量不断壮大。同胞们借京剧一解乡愁,凝聚力量。外国友人则以此为平台,进一步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的了解和认知。
作为海外艺术工作者,我们是传播中华文化的天然使者。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其自身的独特光彩,我们要保持这种文化自信。近几年,受英国多家知名剧院邀请,我曾担任多部西方戏剧的音乐总监,我会把中国戏曲舞台的一些元素巧妙融入其中。东西方文化碰撞出的艺术火花令人惊喜,受到了英国同行和观众的高度认可。我发自内心地感谢中国戏曲文化带给我的灵感。
澳大利亚悉尼华星艺术团团长余俊武:
“立足本土,开放包容,创新发展”
我1987年来到澳大利亚,当时华人的文化活动仅限于舞龙舞狮。三十多年弹指一挥间,如今中华文化已成为澳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华星艺术团的演员们更是频频亮相当地大型演出。这样的文化盛景令人无限感慨。
华星艺术团的发展要立足本土,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在这方面,悉尼华星艺术团进行了一些探索:定期拜访当地老人院,为孤寡老人带来中华文化演出;积极参与澳大利亚各个市郡政府举办的嘉年华、艺术节等大型演出;多途径擦亮华星品牌,如“我用创意上华星”等品牌文艺活动,鼓励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在华星举办的文化活动中,我们会留出较大板块,吸引多国演员共同参与。
华星艺术团未来要走创新之路,不断提高自身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源源不断推出优秀文艺作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的线下排练、演出受到一定影响,但我们也有更多时间来思考、沉淀。疫情期间,我们拍摄了40多部短视频作品,以抗疫为主题的原创作品也层出不穷。我认识到,后疫情时代,文化艺术的多元发展将给华人艺术家带来更大创作空间,我们要抓住机遇,深挖中华文化经典中与时俱进的创新价值。
旅德中国青年钢琴家张海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