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丁琪:蒙古族跨族婚恋小说如何表现民族融合?
中新社天津2月23日电 题:丁琪:蒙古族跨族婚恋小说如何表现民族融合?
中新社采访人员 张道正
文章插图
蒙古族跨族婚恋小说以不同民族青年男女的情爱关系表达民族融合的祈愿,体现出维护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学使命感。这种独特的叙事类型如何形成?怎样通过永恒的爱情主题表现民族文化亲缘关系?这些创作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丁琪教授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对此作出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采访人员:跨族婚恋成为蒙古族小说的重要题材内容,是在怎样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形成的?
丁琪: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由于地理、历史、文化、信仰等差异而保持着族群边界。但从长期历史来看,多民族交流融合仍是主流趋势,跨族通婚是民族交流的重要形式。“和亲”曾是中国封建王朝巩固与周边少数民族和谐关系的重要方式,昭君出塞、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爱情佳话,都是和亲历史背景下的文学艺术结晶。
文章插图
2021年12月,舞剧《昭君出塞》在贵州省贵阳市上演。中新社采访人员 瞿宏伦 摄
蒙古族是与外族通婚较多的少数民族。20世纪初,蒙古族出现与其他民族通婚的现象,尤其与满族、汉族、达斡尔族通婚较多。新中国成立后,伴随包容的民族政策以及汉族移民的大量迁入,汉族成为蒙古族通婚的主要对象,因而蒙古族跨族婚恋小说中最为常见的是讲述蒙汉通婚的故事。
中新社采访人员:新时期蒙古族跨族婚恋小说有怎样的创作特点?
丁琪:蒙古族文学一直具有维护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从20世纪50、60年代的玛拉沁夫、敖德斯尔,到新时期的阿云嘎、郭雪波、白雪林、海泉等作家,均以文学艺术方式赞美和谐的民族关系,谴责狭隘民族观念和民族分裂行为。跨族婚恋小说继承这种优良文学传统,以爱情婚姻为载体表现中华多民族间的文化亲缘关系。
【 丁琪:蒙古族跨族婚恋小说如何表现民族融合?|东西问 | 王晓梅】新时期蒙古族跨族婚恋小说创作日益繁盛,并反映蒙古族社会的动态发展变化和精神困惑。在蒙古族进入国家性现代化过程中,社会经济文化飞速发展,但机器主导的工业文明也逐渐取代古老的游牧生活方式和传统价值观。究竟是保持自我还是踏上现代化列车,在哪些层面保持自我,哪些层面应该革新,蒙古族小说在爱情线索的牵引下,对这些时代和社会转型问题,给予深入思考和审美表现。
文章插图
2019年2月19日,来自长春市希望高中的蒙古族学生们表演舞蹈。中新社采访人员 张瑶 摄
小说往往以男女青年的恋爱关系隐喻民族交流融合,一方面表达民族文化自信,借助异族观察者视角再现蒙古族的神奇地域风情,歌咏蒙古族人民淳朴善良、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弘扬壮美、博大、包容的民族精神;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对社会转型的焦虑情绪和发展困惑,这也可以视为对民族前途命运的思考。蒙古族小说深厚的思想内涵和饱满情感,都来源于它关注社会发展现实、遵从真实性的创作原则。
中新社采访人员:跨族通婚面临的主要阻力是什么?蒙古族作家如何表现民族融合?
丁琪:跨族通婚面临的主要阻力是民族差异。由于族源、地域、语言、习俗、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区别,形成了客观上的民族差异。一般来讲,两个族群的文化同化程度较高,族群之间没有语言障碍、宗教上互不冲突或能彼此包容的情况下,两个民族间会出现较多数量的通婚,否则跨族婚恋会遭遇阻力。
基于这种社会现实,蒙古族跨族婚恋小说往往把民族差异设置成叙事冲突,男女主人公为纯洁的爱情而战,美满姻缘没有造成隔阂,反而加强了民族交流和文化融合,以浪漫的爱情叙事表达民族交流融合的强烈愿望。
文章插图
2019年2月10日,演艺人员演绎蒙古族婚礼中的娶亲场景。中新社采访人员 刘文华 摄
《麻山通婚考》以麻山牧村第一例跨族通婚为原型,从生活情感视角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前后跨族通婚的历史进程。新中国成立前,大贵与阿丽玛因遭族人反对被迫分开,受到伤害的大贵变成“蒙汉不通婚”落后观念的捍卫者,反对侄子和阿丽玛女儿的恋爱,直至历经波折后,有情人最终喜结连理。作品反映出跨族通婚由封闭到开放的历史性进程,诠释了民族差异并非永远存在,人类的社会性、文化共性使这种观念成为历史。
- 蒙古族|欢度元宵满满的“仪式感” 山东东营民族融合一家亲
- 安代舞|花土沟镇岗茨村举办2022年蒙古族祭火节活动
- 民族史|地域民族史研究的学术力作——读冯金忠、陈瑞青《河北蒙古族史》
- 特色产品伴文化远行
- 弓箭|古代弓箭的做法,南方的竹弓很差,蒙古族的弓要历经一年四季
- 箭术|内蒙古箭术天下无双 除了蒙古族善骑射 还有自古大草原上多征战
- 农牧民|探访“中国蒙古族刺绣文化之乡”:草原绣娘用针尖刺破贫困
- 蒙古族|中国最简单的姓氏之一,只有三笔,很多人却不知怎么读!
- 苍狼|今天,除了蒙古族之外,还有近1000万人说蒙古语,他们为什么不是蒙古族?
- 蒙古族|蒙古人究竟来自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