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评介】
作者:濮文起(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近读冯金忠、陈瑞青两位教授合著的《河北蒙古族史》(民族出版社2020年版),感到内容丰赡新颖、资料翔实,洋洋洒洒77万字,堪称填补地域民族史研究空白的学术力作。
该书全面梳理了河北蒙古族发展历程和现状,共分为七章,第一章蒙古族的族源,第二章蒙元时期蒙古族进入河北,第三章明朝时期的河北蒙古族,第四章清前期河北蒙古族的发展,第五章河北蒙古族的近代转型,第六章民国时期河北蒙古族的觉醒,第七章新中国时期河北蒙古族的跨越发展。章下分节,并编有始自宋金元迄至2014年的“河北蒙古族历史大事记”,缀于书尾,给人以理路清晰、致思深邃之感。
研究地域民族史难点之一,是史料短缺。该书视野开阔,不但从正史中钩稽史料,而且还从方志、笔记、档案、人物评传等各种类型的史籍中寻觅史料,尽一切可能搜集、整合蒙古族在河北历史上活动的各种记载,使相关研究建立在厚重扎实的史料基础之上。
研究地域民族史难点之二,是如何全面客观准确把握民族关系的发展。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了统治中原地区、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原王朝之外,还有很多生活于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在中国传统史籍中,对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历史的记载,既有交流交融,也有冲突与战争。该书透过现象看本质,廓清迷雾现真相,通过细致深入的研究,以不可争辩的事实向人们昭示:“包括蒙古族在内的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才是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各民族间在交往接触中,逐步接近、互相吸收、互相依存,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土,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共同促进了中国历史的不断进步”(见该书前言)。
研究地域民族史难点之三,是如何突破古代民族观念下的历史书写局限,全面细致地描述少数民族对中华文明所作的重要贡献。该书阐述了河北蒙古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风俗、饮食等方面,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一体多元文明进程所作的诸多贡献,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河北地区民族团结奋斗、勇猛精进的历史画卷。
总之,该书在上述三个方面,以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凭借多年的历史研究功力,做出了可贵的成功尝试。该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对从事少数民族历史研究学者和从事民族事务工作者来说,都是一部重要的参考书,都能从中获取学术启迪与历史镜鉴。
《光明日报》( 2021年07月05日 14版)
【 民族史|地域民族史研究的学术力作——读冯金忠、陈瑞青《河北蒙古族史》】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 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3月1日起恢复开放
- 智人|沂水跋山旧石器遗址,为何会改写东亚现代人类起源史
- 新书掠影|读书 | 社会史
- 刘毅:塑造上海工业历史文化遗产的“城市IP”|M50弄堂计划 | 艺术
- 京话日报|呈现北京文化的历史横断面——夏晓虹谈《晚清北京的文化空间》
- 历史|呈现北京文化的历史横断面
- 孙庆伟|让大遗址成为社会共享的文明课堂(坚持“两创” 书写史诗)
- 非遗课|湖北恩施:学校开“非遗课”传承民族文化
- 摔跤|三幅敦煌壁画揭秘!展现中国摔跤运动历史
- 何 弘、尚伟民报告文学《粮食,粮食》:一部文史兼备的史诗|文学评论 | 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