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自何处来——现代女性指称的源流考释( 七 )

  在这首诗中 , 刘半农将“她”字贯穿全篇 , 音律和谐 , 优美流畅 , 让人感觉到原来用这个新“造”的而且引起广泛争议的“她”字 , 也能创作出这么好的诗歌 。 英国伦敦的许多留学生都为刘半农的诗所感动 , 众生吟诵 。 后来 , 主攻语言学的赵元任还专门为这首诗歌谱写了乐曲 。 从此 , 《教我如何不想她》不胫而走 , 广为流传 , “她”字也被更多的人熟识和接受 。

  “她”字的认同及流行

  在“她”字被认同的过程中 , 有一个强劲的“对手” , 就是“伊”字 。 前文我们说过 , 在古代“伊”字也做第三人称代词使用 , 原本在使用上没有性别上的差异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伊”字的指代范围逐渐缩小 , 在“五四”前后的文学作品中 , “伊”专用指女性 。

  比如1919年 , 周作人与钱玄同在通信中约定采用“伊”字作为女性第三人称代词 , 鲁迅在1922年写《呐喊·自序》时 , 也是使用“伊”字 。 语言学家陈望道也主张采用“伊” , 不采用“她” , 并且提出了具体理由:“(一)‘她’是新造的字 , 铅字尽须新铸 , 印刷稍有不便 。 (二)‘她’读作‘他’ , 口里仍无分别;读作‘伊’ , 何如径用‘伊’ 。 ”同时指出采用“伊”字的缘由:“1.‘伊’是原有的字;2.‘伊’同口语‘其’相近;3.将某身身次代名词缩小范围 , 很有历史上的根据 。 因此 , 我就采用‘伊’ , 不采用‘她’ 。 ”

  在1919—1922年间 , 茅盾、冰心、李大钊、刘大白、黎锦熙等众多文学界、语言界、舆论界活跃人物也都使用“伊”字 。

  刘半农指出:“‘伊’与‘他’声音是分别得清楚了 , 却还有几处不如‘她’:一、口语中用‘伊’字当第三位代词的 , 地域很小 , 难求普遍;二、‘伊’字的形式 , 表现女性 , 没有‘她’字明白;三、‘伊’字偏近文言 , 用于白话中 , 有些不伦不类 。 所以 , 最好是就用‘她’字 , 却在声音上略略改变一点 。 ”

  1920年 , 陈望道、沈玄庐、李汉俊等人开始主张第三人称代词分化 。 刘半农:“我现在还觉得第三位代词 , 除‘她’字外 , 还应当另造一字 , 以代无生物 。 ”

  “他、她、牠”代词系统的建立 , 对“她”字的认同与流行极为重要 。

  1921年1月 , 当时影响力最大的文学刊物之一《小说月报》进行改革 , 开始引导“她”的潮流 。 茅盾、冰心、叶圣陶等知名作家都陆续改用“她”字 。

  随着国语运动的不断发展 , “她”字被纳入到了国语运动之中 。 中华书局1923年底出版的《国语普通词典》中 , 居然用“她”来解释“伊”字 , 从而赋予前者一个更普遍的地位 。

  1924年前后 , 社会上对“她”字的认同明显增强 。 鲁迅在1924年2月写的小说《祝福》中 , 已经使用了“她”字 , 比如:“大家都叫她祥林嫂;没问她姓什么 , 但中人是卫家山人 , 既说是邻居 , 那大概也就姓卫了 。 她不很爱说话 , 别人问了才回答 , 答的也不多 。 直到十几天之后 , 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 , 一个小叔子 , 十多岁 , 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 , 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