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自何处来——现代女性指称的源流考释( 二 )

  周作人在《改革》一文中将刘半农的个人创意或说大胆构想公之于世 。 但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是 , 这里 , 周作人说的是“半农想造一个‘她’字” , 而刘半农去世后 , 鲁迅在《忆刘半农君》一文中也写道:“他活泼、勇敢 , 打了几个大仗 。 譬如吧 , ‘她’和‘它’字的创造 , 就都是的 。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 , 中国古书《玉篇》中已经有了“她”字这一字形 , 那么为什么说刘半农创造了“她”字呢?

  应该说 , 虽然古代《玉篇》中已经有了“她”字 , 但是古代的“姐”与“她”都是“母”的意思 , 并且古“她”字早已废弃不用 , 成为一个死字 。 刘半农则赋予了“她”字第三人称阴性代词这一新的含义 , 可以说是“旧字新用”“借尸还魂” 。

  哥伦比亚大学终身人文讲席教授刘禾在《跨语际实践:文学 , 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一书中指出“这个时期(即五四时期)所发明的最迷人的新词语之一 , 就是书面汉语中第三人称代词的性别区分” , 也就是“她”字的创造 。 刘半农让古文字“她”起死回生 , 焕发出新的魅力 。 因此 , 我们说刘半农创造了现代的指代女性的“她”字 。

  那么 , “她”字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历史文化背景呢?接下来咱们就讲一下刘半农提出“造”“她”字的背景 , 总体来说主要有两个背景:

  第一个背景 , 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男女平等、妇女解放思想相连 。

  刘半农提倡“她”字应该说是与《新青年》杂志上女子贞操问题的讨论息息相关 。 众所周知 , 《新青年》是当时最早提倡妇女解放的杂志之一 , 而且还是最早讨论女子贞操问题的先锋刊物 。 1918年5月15日 , 由周作人翻译的日本著名作家与谢野晶子的《贞操论》在《新青年》4卷5号上发表 , 从而把“男女问题”中诸如平等、深交、同校等问题一一揭示出来 。

  女子在中国传统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 时下女子的地位则成为新文化、新伦理、新文学先驱最为关注的话题 。 与一般意义上的反传统没有什么两样 , 《新青年》派的人物同样是借助外来思潮的星星之火点燃同仁的燎原思绪 。 在《新青年》登了半年广告征集关于“女子问题”的文章而寂然无声后 , 周作人便翻译了与谢野晶子的《贞操论》 。 虽然文章中还是以”他”称呼与谢野晶子 , 但要为女性寻找一席之地 , 并让“他”与“她”并行不悖的目的却是非常明确的 。

  《贞操论》意在说理:“倘这贞操道德 , 同人生的进行发展 , 不生抵触 , 而且有益;那时我们当他新道德 , 极欢迎他 。 若单是女子当守 , 男子可以宽假;那便是有抵触 , 便是反使人生破绽失调的旧式道德 , 我们不能信赖他 , 又如不能强使人人遵守;因为境遇体质不同 , 也定有宽严的差别;倘教人人强守 , 反使大多数的人 , 受虚伪压制不正不幸的苦;那时也就不能当作我们所要求的新道德 。 ”对执意寻求新道德的“新青年派”同仁来说 , 男女的各占半边的“半边天”意识已经为“她”的到来作了厚重的铺垫 。

  接着 , 胡适的《贞操问题》在《新青年》5卷1号上发表 。 胡适进一步发挥了“一对一”的男女贞操观念:“贞操不是个人的事 , 乃是人对人的事;不是一方面的事 , 乃是双方面的事 。 女子尊重男子的爱情 , 心思专一 , 不肯再爱别人 , 这就是贞操 。 贞操是一个‘人’对别一个‘人’的一种态度 。 因为如此 , 男子对于女子 , 也该有同等的态度 。 若男子不能照样还敬 , 他就是不配受这种贞操的待遇 。 ”随后 , 鲁迅的《我之节烈观》等文章进一步将这一讨论深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