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自何处来——现代女性指称的源流考释
“她”自何处来 ——现代女性指称的源流考释
演讲人:张宝明 演讲地点:郑州大学历史学院线上讲座 演讲时间:2020年5月
张宝明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兼任河南省哲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中心常务理事等 。 中组部“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 主要从事20世纪中国思想史、文学史研究 。 专著有《多维视野下的〈新青年〉研究》《启蒙中国——近代知识精英的思想苦旅》《转型的阵痛——20世纪中国文学思想与文化启蒙论衡》等多部 。
在现代汉语中 , 提起女性第三人称单数代词 , 我们马上就会想到“她” 。 “她”字作为女性第三人称单数代词 , 与男性第三人称单数代词的“他”以及中性词“它”并列使用 。
对于这个“她” , 我们可以说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 , 然而 , 在沿袭几千年的古代汉语中 , 曾经是没有“她”可言的 。 中国古代是一个男尊女卑的夫权社会 , 男性是社会的中心 , 女性没有社会地位 , 男性的“他”既可用来指代男性 , 也可用来指代女性和其他一切事物 。 “伊”字则是“她”的代言人 。
《诗经·秦风·蒹葭》有云:“蒹葭苍苍 , 白露为霜 , 所谓伊人 , 在水一方 。 ”这里“伊人”指的是心中思念的那个人 , 可以是男性 , 也可以是女性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伊”字的指代范围逐渐缩小 , 在“五四”前后的文学作品中 , “伊”专用指女性 。 所以我们现在听到或看到“伊人”两个字 , 心中立刻就会产生女子的形象 。
那么 , 作为女性第三人称单数代词的“她”字究竟是如何诞生的?“她”字的背后又蕴含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文化事件?
刘半农与“她”
“她”这一字形 , 在中国传统字书中 , 早已有之 。 南朝顾野王所编纂的字典《玉篇》中就已经出现 , 以后的各种字典 , 如《集韵》《篆隶万象名义》《康熙字典》等均有收录 。
但是据《玉篇》等书中的解释 , “她”是“姐”字的异体 。 当时 , “姐”是方言“母亲”的别称 , 如《说文解字》说“蜀谓母曰姐” 。
那么作为女性第三人称代词的“她”字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这就要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刘半农说起了 。
1918年8月15日 , 《新青年》5卷2号刊登了周作人翻译的瑞典作家August Strindberg的小说《改革》 , 在译文前面 , 周作人特别加上了一段关于“中国第三人称”的说明 , 其中透露了刘半农的一个个人创意或者说大胆构想:“中国第三人称代名词没有性的分别 , 狠觉不便 。 半农想造一个‘她’字 , 和‘他’字并用 。 ”
“半农”即是刘半农 。 刘半农 , 原名寿彭 , 后名复 , 他是《新青年》的重要同仁 ,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 ,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 。
- 最前线|中年女性怎么穿才算高级?俞飞鸿来教你,身穿一袭黑裙优雅大方
- 第一财经|现代牧业半年净利增4成,预计下半年奶价继续走高
- 树铭控股集团|树铭控股总裁李磊的文章入选《现代商业》杂志社
- 环球网|北京疾控:北京近期334例确诊 其中男性187例 女性147例
- 每日穿衣搭配精选|30岁女人的知性穿搭:简约大气、尽显女性优雅气质!
- 现代快报|男子刚把银行卡插进取款机,一沓现金吐了出来
- 健康扛把子|女性绝经越晚越好?很多人想错了,若在“这个年纪”出现,刚刚好
- 小谦 你将如何处理?,苹果扩大有关于充电器替换的用户调研范围
- 小谦苹果扩大有关于充电器替换的用户调研范围,你将如何处理?
- 女生|时尚高跟美女:东方的完美女性,温文尔雅的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