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说历史|朱元璋崛起实录:朱重八何时改名?明朝国号是否与明教有关?( 三 )


插图·忆苦思甜
洪武十一年(1378) , 朱元璋亲自写下《御制皇陵碑》文 , 在其中回忆了昔日艰难往事 , 并将其镌刻在凤阳皇陵碑上 。 不过 , 他自己虽喜欢忆苦思甜 , 以凸显自己奋斗精神以及得国之正 , 内心深处却很忌讳他人提及
他起兵不久后打下滁州 , 老儒生范常拄着拐杖来到军营门口 , 朱元璋和这位老乡聊得很投机 , 就把他留下 。 打下太平 , 当地的易学专家陶安又来归附 , 朱元璋问他 , 我想打金陵 , 你看如何?陶安说我当然支持啦 , 金陵是帝王之都 , “抚形胜以临四方” , 打下这里就可以平天下啦 。 易学专家都这么预测了 , 朱元璋自然很开心 , 下令把陶安也留下 。 打下金陵后又延揽名儒数十人 , 随后就向徽州和浙东进军 , 这两处固然是战略要地 , 但同时也是文教重镇 , 书生云集 , 在这两个地方 , 朱元璋认识了让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朱升、“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吾之子房(张良)”刘基 。
吉祥说历史|朱元璋崛起实录:朱重八何时改名?明朝国号是否与明教有关?
文章图片
刘基庙前的“王佐”牌坊 , 位于浙江青田县 。 刘基字伯温 , 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 , 被朱元璋多次称为 , “吾之子房” 。 今天刘基庙前还有“王佐”“帝师”等牌坊 , 以彰显其辅佐朱元璋开创明朝的功绩
这两个地区以徽州和金华盆地为主 , 实际上是连为一体的 , 遍布着丘陵和溪涧 , 离政治重镇很远 , 所以在宋元之际反倒比较安全 , 很少受到战争的打击 。 虽说在丘陵之间 , 沟谷纵横 , 但毕竟江南水乡 , 河流纵横 , 坐上一只船也可以航行四方 , 在当时的条件下 , 区域内部的交流很方便 。
朱元璋打下浙东后 , 把青田人刘基与浦江人宋濂、龙泉人章溢、丽水人叶琛一起召往身边 , 四人并称“浙东四先生” 。
狠狠地黑了一把白莲教
有了这么一群饱学之士的辅佐 , 朱元璋的文化程度提升得很快 。 他曾夸奖范常“老范诗质朴 , 似其为人也” , 在听到朱升“高筑墙 , 广积粮 , 缓称王”的建议后当场写下“梅花初月楼”五个大字 , 也给陶安题过“国朝谋略无双士 , 翰苑文章第一家”的对联 。
吉祥说历史|朱元璋崛起实录:朱重八何时改名?明朝国号是否与明教有关?
文章图片
宋濂画像 。 宋濂字景濂 , 号潜溪 , 又号玄真子 , 浙江浦江县人 。 明初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 曾为太子朱标讲学 。 因长孙宋慎牵连进胡惟庸案而被朱元璋谪死(一说为自杀)
宋濂酒量不行 , 朱元璋非灌他酒 , 事后写了一首《楚辞》送给宋濂 。 宋濂谢恩之后 , 朱元璋又送他一匹白马 , 再写了一首《白马歌》 , 不收下不行 。 在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的建议下 , 朱元璋加强了已经更名应天的金陵防御 , 这座坚城得以对抗陈友谅的重兵围困 , 消耗了陈友谅大批有生力量 。 在刘伯温“先汉(陈友谅)后周(张士诚)”的战略部署下 , 朱元璋在各势力的犬牙交错之间越战越强 , 最终在鄱阳湖一战消灭陈友谅主力 , 随后改称吴王 , 并诛灭了江南张士诚 。
吉祥说历史|朱元璋崛起实录:朱重八何时改名?明朝国号是否与明教有关?
文章图片
明史大家吴晗早在20世纪40年代曾指出 , 朱元璋的老领导韩山童父子的明王称号出自明教经典《大小明王出世经》 , 大概此时白莲教吸收了部分明教教义 。
吴晗先生由此推论 , 朱元璋日后国号大明也来自明教 。 这一观点随着《倚天屠龙记》的风行而广为流传 , 近年有学者证明大明源于明教一事并不属实 , 但当时的起义者中 , 明教的确是一种流行的信仰 。
朱元璋在教徒云集的农民军中 , 不受影响是不可能的 。 然而到了至正二十六年(1366) , 在进攻张士诚前夕 , 朱元璋发布一道檄文 , 狠狠地黑了一把白莲教:“不幸小民误中妖术 , 不解其言之妄诞 , 酷信弥勒之真有 , 冀其治世 , 以苏困苦” , 等于从根本上否定了白莲教的救世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