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机枪|一战意大利菲亚特M1914机枪,修修改改在二战继续使用


重机枪|一战意大利菲亚特M1914机枪,修修改改在二战继续使用
文章图片
重机枪|一战意大利菲亚特M1914机枪,修修改改在二战继续使用
文章图片
重机枪|一战意大利菲亚特M1914机枪,修修改改在二战继续使用
文章图片
重机枪|一战意大利菲亚特M1914机枪,修修改改在二战继续使用
文章图片
一战时意大利装备了菲亚特.列维里M1914重机枪 , 这是该国第一款国产重机枪 , 其本身在一战前就完成了研制 , 在测试中也获得军方认可 , 不过当时并没有采购服役 , 一战爆发后才不得不大量生产 , 不过该枪整体性能并不好 , 奇葩的供弹方式以及威力不足的弹药为人所诟病 。 到了30年代 , 意大利对机枪进行了改装 , 制成了菲亚特.列维里M1935重机枪 , 并参与了二战 。
M1914机枪与当时的众多重机枪一样采用水冷式枪管 , 机枪安装在三脚架上操作 , 它发射意大利6.5×52毫米卡尔卡诺步枪弹 , 它没有采用弹板或弹链供弹 , 而是使用5发弹夹 , 注意这并不是步枪当时步枪使用的6发弹夹 。

弹夹被一排排放进一个笼式的供弹具里 , 它被人们戏称为“捕鼠笼” , 有50发和100发容量两种供弹具 。 供弹具从机枪左侧插入 , 射击时先从第一排弹夹开始抽取弹药 , 弹夹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顶出子弹 , 枪机的运动还带动一个拨杆 , 它会向右拨动供弹具 , 不过每一排弹夹下方都有一个限位销 , 它随着弹药的消耗向上运动 , 在5发子弹打完后才解除限制 , 于是拨杆才能将“捕鼠笼”向右拨动一个档位 , 让下一排弹夹对准供弹位置 。

这种供弹方式好处是可以直接使用步枪弹夹 , 降低了后勤压力 , 使用起来也比较方便 , 缺点是供弹动作太多 , 极大的限制了射速 , 只能达到400~500发/分钟 , 而且可靠性欠佳 , 供弹具在战场上很容易沾上泥沙尘土 。 除此之外6.5毫米口径的子弹对于重机枪来说威力太弱 。

没有选择的意大利军队也只好带着这款奇葩机枪参与一战 , 到了30年代计划研发新的机枪装备部队 , 这就是布雷达M37机枪 , 不过意大利舍不得丢弃手中数量不少的M1914 , 于是打算将它修改一下继续使用 , 相关工作在1934年开始 , 改装后的菲亚特.列维里M1935重机枪在次年服役 。

M1935改用尺寸更大的8×59毫米弹药 , 取消了水冷式套筒 , 枪口初速度750米/秒 , 有效射程1000米 。 该枪最大的改进应该是它的供弹系统 , 它采用50发的弹带供弹 , 枪机后坐式自动原理 , 理论射速600发/分钟 。

M1935在整体上比M1914强了一些 , 它的威力和射程更大 , 供弹系统相对更可靠 , 并且它还允许安装光学瞄准设备 , 远距离射击精度更有保障 。 不过机枪本身在重量、尺寸上没有削减 , 寿命比M1914更短 , 子弹在使用前仍然需要润滑才能保障供弹顺畅 , 与同时期其他机枪相比仍然是拉跨的装备 , 因此它服役后的反响并不好 。

二战爆发后 , 没有做好战争准备的意大利军队也参与到战场上 , 他们在缺乏新式装备的情况下也将M1935作为制式装备带上了战场 , 意大利将生产工作持续到1943年 , 到1945年将其退役 。

虽然有很多武器装备都先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 , 但是像意大利菲亚特.列维里M1914/1935这样性能欠佳的武器还能作为制式装备经历两次大战的并不多 。

【重机枪|一战意大利菲亚特M1914机枪,修修改改在二战继续使用】菲亚特.列维里M1935机枪带三脚架重23千克 , 不带重17千克 , 枪长1250毫米 , 射速600发/分钟 , 枪口初速度750米/秒 , 有效射程1000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