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闭》更名《清平乐》,有人不喜欢,却不知清平乐的三重隐喻

文 / 紫上薰


从正午阳光出品、王凯主演《孤城闭》的消息传出,就让书粉、剧粉翘首以盼 。
但盼来了的是男主角从怀吉变成宋仁宗,盼来了《孤城闭》更名《清平乐》,盼来了不停地延期……

《孤城闭》更名《清平乐》,有人不喜欢,却不知清平乐的三重隐喻

文章插图


在此之前,我看到有书粉不满意将怀吉和公主的爱情故事变成了宋仁宗的传记 。也有人惋惜《孤城闭》这个好名字临时改成《清平乐》 。
可在我看来,这却是正午阳光的神来之笔,将爱情为主线的故事化作清明上河图的一角,借我们一双慧眼,徐徐观望来路 。
《孤城闭》更名《清平乐》,有人不喜欢,却不知清平乐的三重隐喻

文章插图


从怀吉到宋仁宗,求而不得的不只是爱情米兰Lady的笔下《孤城闭》是以爱情娓娓道来的人生 。
《孤城闭》更名《清平乐》,有人不喜欢,却不知清平乐的三重隐喻

文章插图
徽柔,是最受宠的公主,却像最宝贵的礼物般由父亲送给李家 。
是李玮还是李槐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原就是宋仁宗的求而不得,却又酿成了亲生女儿的爱而不得 。
《孤城闭》更名《清平乐》,有人不喜欢,却不知清平乐的三重隐喻

文章插图
在之前的影视作品中,宋仁宗几乎没有以主角的身份出现过,却是那个流传久远的故事“狸猫换太子”中的太子 。
他的生母因为身份的缘故,无法拥有母仪天下的尊贵 。在重“孝悌”的年代,成为帝王的宋仁宗对生母心怀愧疚 。
《孤城闭》更名《清平乐》,有人不喜欢,却不知清平乐的三重隐喻

文章插图


可他能怎么办?
左手是朝堂大局,右手是挚爱亲人 。
忠孝两难全……这不是一国天子吗?怎还会如此两难?
可宋仁宗的一生偏偏如此悲情无奈 。
《孤城闭》更名《清平乐》,有人不喜欢,却不知清平乐的三重隐喻

文章插图


子嗣凋零,一生在送别 不知道你还记得《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盛紘第一次进京面圣的情节?
《孤城闭》更名《清平乐》,有人不喜欢,却不知清平乐的三重隐喻

文章插图
那时老皇帝幼子刚薨,忍着丧子之痛上朝,却被大臣们催着过继宗室子弟、立储立嗣 。
《孤城闭》更名《清平乐》,有人不喜欢,却不知清平乐的三重隐喻

文章插图
老皇帝晃着身子跌坐在地,那时他只是个父亲,但却不能脱去帝王的身份 。
而这老皇帝的原型便是宋仁宗 。
《孤城闭》更名《清平乐》,有人不喜欢,却不知清平乐的三重隐喻

文章插图
宋仁宗一生有过三个儿子却先后早亡,最后竟无子嗣可继承皇位,只能从宗室里选了赵宗实,也就是之后的宋英宗 。
宋仁宗最爱的长女福康帝姬赵徽柔是唯一活到成年的子女,却也不过33岁便离开人世 。
《孤城闭》更名《清平乐》,有人不喜欢,却不知清平乐的三重隐喻

文章插图
福康帝姬的一生当得上“悲惨”二字 。
婚姻由不得自己做主,婚后福康帝姬与婆母不合,与內侍怀吉的绯闻传遍京城,但她仍不愿就此屈服,几番挣扎却落得精神失常,郁郁而终 。
《孤城闭》更名《清平乐》,有人不喜欢,却不知清平乐的三重隐喻

文章插图


这样悲惨的金枝玉叶,便被写成了《孤城闭》 。
一句“我们都被困住了”,变成了点题的虐心之语 。
公主实惨,可更惨的难道不是宋仁宗吗?
《孤城闭》更名《清平乐》,有人不喜欢,却不知清平乐的三重隐喻

文章插图
一生都在白发人送黑发人,目睹最爱的女儿癫狂不幸 。
【《孤城闭》更名《清平乐》,有人不喜欢,却不知清平乐的三重隐喻】然而这一切,宋仁宗还得忍着,因为他的肩上还扛着家国天下 。臣工子民,都等着他端坐朝堂,许天下太平、许人世安康 。
《孤城闭》更名《清平乐》,有人不喜欢,却不知清平乐的三重隐喻

文章插图
福康帝姬的一生只有困锁孤城,挣扎、冲撞,再不体面,都能由着性子来 。
宋仁宗的一生需要忍耐万千端坐重城,还要让青枝蔓上城墙、让鲜花开遍城外 。
人生多是无奈 。
可赵祯却将无奈绘成了“仁宗盛治” 。
《孤城闭》更名《清平乐》,有人不喜欢,却不知清平乐的三重隐喻

文章插图


从孤城闭到清平乐,从一己到天下李碧华笔下有言——
宫门之外,再美,民女而已 。
寥寥十字,道尽了一墙之隔的深宫情恨 。
《孤城闭》更名《清平乐》,有人不喜欢,却不知清平乐的三重隐喻

文章插图


“孤城闭”源自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词 。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只是“孤城闭”放到故事里,有了“人人都是一座孤岛”的意味 。却仅限于一人、一心、一己的爱欲情仇 。
《孤城闭》更名《清平乐》,有人不喜欢,却不知清平乐的三重隐喻

文章插图
而“清平乐”三字却改得极有水平,一箭三雕 。
乐有两义双声 。
清平乐 (yuè),本是唐朝教坊乐曲,由清调和平调合成 。逐渐演变成词牌,李白也曾做过五首 。
宋代文人颇爱用清平乐词牌,留下三百余首 。这当中不乏晏殊 、晏几道 、黄庭坚 、辛弃疾等名士大家之作 。
清平乐·红笺小字
宋·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

《孤城闭》更名《清平乐》,有人不喜欢,却不知清平乐的三重隐喻

文章插图
传世作品最多的当属晏殊 。但他最大的功绩并非在庆历三年官拜宰相,而是大办教育,为大宋栽培了大量有才之士 。
清平乐·金风细细
宋·晏殊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绿酒初尝人易醉 。一枕小窗浓睡 。
紫薇朱槿花残 。斜阳却照阑干 。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

《孤城闭》更名《清平乐》,有人不喜欢,却不知清平乐的三重隐喻

文章插图
北宋以文治国,而仁宗之治是文运最昌盛的年代 。
“和而不同”的庆历士风就像如今的“百家齐放”,因此才有了那么多留名于世的铮骨文官,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无一不是忧国忧民的实干家 。
《孤城闭》更名《清平乐》,有人不喜欢,却不知清平乐的三重隐喻

文章插图
而写出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李清照,也在晚年留下了《清平乐·年年雪里》一词 。
清平乐·年年雪里
宋·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



《孤城闭》更名《清平乐》,有人不喜欢,却不知清平乐的三重隐喻

文章插图
比起晏殊的几首《清平乐》,李清照的女性视角更为纤细 。就像福康帝姬的一生,虽不到两鬓生华的年纪,却也尝尽了苦甜 。
正午阳光出品的这两部北宋剧,一部是以士族视角讲述,一部是以皇家视角讲述 。本就在时间线上可前后相继,标题上下了前后呼应的小心思,就像是在史海中勾连起了两幅断章 。
《孤城闭》更名《清平乐》,有人不喜欢,却不知清平乐的三重隐喻

文章插图
但更重要的寓意恐怕是“清俭、平安的喜乐”——清平乐(le)
宋仁宗一生节俭仁厚,当得起清平二字 。或许他一辈子缺了些快乐,可大宋子民却因他的仁政有了数十年的安稳生活 。
《孤城闭》更名《清平乐》,有人不喜欢,却不知清平乐的三重隐喻

文章插图
平淡如水的生活难道还不够快乐吗?
也许有人觉得不够,却不知他们不满足的粗茶淡饭是官家用忍耐换来的,他们不满足的天伦之乐是宋仁宗求而不得的快乐!
《孤城闭》更名《清平乐》,有人不喜欢,却不知清平乐的三重隐喻

文章插图
“清平乐”三字,所蕴含的人世悲欢比“孤城闭”多亦深 。
有文士风骨、有盛世之治、有粗茶淡饭、有求而不得……比起福康帝姬的爱情悲剧,宋仁宗的一生难道不更让人感佩动容?
《孤城闭》更名《清平乐》,有人不喜欢,却不知清平乐的三重隐喻

文章插图
正午阳光向来擅长挑本子,更擅长将情爱小说改写成浮世绘 。
人生在世谁不曾无奈、谁不曾痛苦?但又有谁枯坐垂泪,谁又忍耐着去抚平他人的伤痛?
《孤城闭》更名《清平乐》,有人不喜欢,却不知清平乐的三重隐喻

文章插图
这一回,我看剧不再是为了看爱情、看王凯,而是为了看宋仁宗、看北宋的清平盛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