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像|汉代画像石榜题发现与研究( 二 )


文章插图
山东鱼台建康元年文叔阳祠堂题记
到了清代,金石学又重新兴盛起来。乾隆五十一年(1786)和五十四年(1789),金石学家黄易(1744-1802)和李克正等人,在嘉祥武宅山掘出了湮没已久的武氏祠画像石。黄易在其《修武氏祠堂记略》中,曾惊喜地称此次发现说:“汉人碑刻世存无多,一旦搜得如许,且画像古朴,八分精妙,可谓生平奇遘。”黄易不仅关注武氏祠画像和榜题,对其他画像石榜题也不放过。他在致赵魏新斋札中就提到中岳嵩山启母阙榜题:“他时尚可觅补东阙题名,并季度铭”。在致赵魏南还札中提到中岳少室阙榜题:“少室阙铭下又得一‘伊’字,其上其前及阙侧五行,弟拓得。”
黄易对武氏祠画像石的重大发现,激起了金石学家们对汉代画像石的兴趣和重视,对汉画像石的著录和研究更为盛行起来。自此以降,到本世纪初的清代末年,金石学对汉画像石的著作,或著录内容,或摹画图像,或考榜题故事,或作题跋品评,其数量不下百种。其中较为重要的著作有:翁方纲的《两汉金石记》,毕沅、阮元的《山左金石志》,黄易的《小蓬莱阁金石文字》,王昶的《金石萃编》,冯云鹏、冯云鹓的《金石索》,方朔的《枕经堂金石书画题跋》,瞿中溶的《汉武梁祠画像考》,刘喜海的《金石苑》,陆增祥的《八琼室金石补正》,端方的《陶斋藏石记》,等。其中瞿中溶(1769-1844)的《汉武梁祠画像考》,是对汉画像石内容进行考证研究的有力之作。他在考释画像时,首先录榜题文字,如考伏戏氏时,先录武梁祠西壁画像上的榜题“伏戏仓精初造王业画卦结绳以理海内”,接下来描述图像,最后引证历史文献。
金石学家关注汉代画像石题记,正如他们关注其他金石文字一样,是他们意识到“盖史牒出于后人之手,不能无失,而刻词当时所立,可信不疑。”金石学对汉代画像石题记的著录,不仅积累保存了许多汉代画像石题记资料,而且对汉画像石题记的发现和研究有开创之功。
二、考古新发现基础上的多学科研究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大规模农田基本建设和各种水利、交通、工业等的工程的展开,田野考古工作的推进,汉代画像石不断有新发现。伴随画像石的发现,大量的画像石榜题面世。历史学家、文物学家、考古学家、书法史学家等纷纷关注榜题,研究大大超越了金石学阶段。
(一)汉代画像石榜题的考古发现
画像|汉代画像石榜题发现与研究
文章插图
山东沂南北寨村画像石墓榜题
1954年,山东沂南北寨村画像石墓的发掘拉开了画像石榜题考古发现的序墓。该墓中室四壁历史人物故事画像上有“仓颉”、“齐桓公”、“铁盾”等人名、称谓、物名等榜题。此后,画像石榜题不断有新的发现,其中较为重要的发现有如下几处:
1964年北京石景山发现元兴元年(105)幽州书佐秦君神道柱题记,内容除“神道”名称外,主要是一篇“乌还哺母”赋,惜文字不甚清晰。
1968年山东曲阜徐家村发现延熹元年(158)画像石墓题记,记录了造墓工钱,惜文字多漫漶不清。
画像|汉代画像石榜题发现与研究
文章插图
山东曲阜徐村画像石题记
画像|汉代画像石榜题发现与研究
文章插图
山东曲阜延平元年阳三老画像石祠题记
1973年山东苍山(现兰陵)城前村一座被后人利用的元嘉元年(151)画像石墓中发现刻两块立柱石上的长篇题记,内容主要是对墓内画像内容的描述。
1973年河南南阳李相公庄一座被后人利用的画像石墓中发现建宁三年(170)许阿瞿题记,内容主要是父母对阿瞿的哀思。
1973年河南浚县姚厂村发现延熹三年(160)画像石墓题记,文字内容是哀悼死亡的铭文。
1977年河南唐河新店发现新莽天凤五年(18)郁平大尹画像石墓题记,内容主要是墓室内相关部位的名称。1980年山东嘉祥宋山村一座后人利用汉代祠堂画像石建造的墓中发现永寿三年(157)许卒史安国祠堂画像题记,文字内容先对祠主的生平做了简要描述,接着描述了祠堂画像内容,最后表达祠主父母和兄弟对他的哀思。
1980年江苏邳县(现邳州)燕子埠发现元嘉元年(151)彭城相缪宇墓题记,文字简述了缪宇的生平。
1986年山东枣庄市中区齐村镇王山头发现延光三年(124)朱作纪为母造祠堂题记,惜字多漫漶不清。
1989年山东滕州宏道院发现元嘉三年(153)赵大寅祠堂题记,文字内容主要是记录大寅长子两年为父造坟的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