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文史|做个“君子”也挺好的,《论语》:即使做不成“圣贤、仁人”( 二 )
在与人交往方面 , “与人忠”是基本态度 。 一个有修为的人 , 展现在外的各项表现都要注意:看就要看明白 , 听就要听清楚 , 脸色要温和 , 待人要恭敬 , 说话要忠实 , 行事要认真 , 有疑惑要发问 , 愤怒时要考虑之后的祸患 , 见财利时要想应得与否 。
这都是君子的基本准则 。
“忠”字除了独书之外 , 孔子还常常将之跟“信”字并举 。 如曾子的每日“三省吾身” , 即是在思考自己是否合于“忠”、“信”: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另外还有“言忠信 , 行笃敬” , 要让自己到哪里都行得通 , 首先说话要忠诚信实 , 行事要笃厚谨慎;无论处在何种境地 , 都要时时将之放在前面以为准则 。
孔子也是以此来要求自己的 , 所以才会说“必有忠信如丘者” 。
文章图片
孔子剧照
孝悌者 , 仁之本
作为“仁”的根本 , 孝悌思想是孔子伦理观念中主要的德目——首重“入孝出悌” , 其次“谨而信” , 其次“爱众亲仁” , 这些都做到了 , 然后再来学文 。
因此 , 说“孝悌”是“人”的根本 , 一点儿也不为过 。
“孝”指敬爱奉养父母 , “悌”为敬重兄长 , 这源于重视血缘的宗族制度 , 而其中尤重“孝” 。
《礼记》把孝分成了三个层次 。 从物质、生活层面的照顾 , 到精神的不忧与崇敬 , 至名誉的显扬、思想的承继 , 短短十二字便涵盖全部:
“大孝尊亲 , 其次弗辱 , 其次能养 。 ”
从《论语》所载 , 来探求孔子言“孝”的内涵 , 亦不外此三者 。
文章图片
孔子剧照
先从最基本的“能养”看起 。
孔子的“能养”不只是供养生活而已 , 子女奉养父母是基本孝行 , 但是“不敬 , 何以别乎”——既要注意物质层面 , 也要照顾到心理层面 。
如事奉父母要周到、要知道父母的年龄、尽量不要出远门……这些生活上的细节 , 都是子女该注意的 。 换言之 , 做到细微处 , 才算达到“能养”的基本程度 。
孔子又说:
“色难 。 有事 , 弟子服其劳;有酒食 , 先生馔 , 曾是以为孝乎?”
要做到处理事务、提供酒食 , 没有什么困难 , 一般人都做得到 。 但是 , 为人子女者不是这样就可以了 , 要能做到和颜悦色、出自真心地事亲 。
文章图片
孔子剧照
再来看“弗辱” 。
“敬不违”只能算是“恭顺” , 不能使父母改正过错 , 无法避掉过错所带来的罪恶及耻辱 , 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孝” 。
就如《礼记檀弓》中所载 , 晋国太子申生不愿违逆父亲晋献公 , 即使知道父亲被骊姬蒙蔽了 , 并未揭露真相 , 因为他怕伤了父亲心 。 最终 , 他顺从地选择自缢 。 所以他的谥号为“恭世子” , 尚称不上“真孝” 。
相对地 , 子女应该更进一步做到:不能给父母招致耻辱 。 所以孟武伯问孝 , 孔子言“父母唯其疾之忧 。 ”更深一层来解释此言就是“孝子不妄为非”——孝子不会做任何不好的事情来让父母伤心、担忧 。 这才是“弗辱” 。
文章图片
申生剧照
“孝”的最高境界是“尊亲” 。
不是只有在世时的奉养 , 也不是现阶段的不招致耻辱而已 , 更是要能将父母的精神承继下去 , 不只至死方休 , 甚至要延续世世代代 。
“父在观其志 , 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 可谓孝矣 。 ”
孔子认为 , 父殁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 就算是“真孝”了 。 但孔子的“无违”没有期限 , “生 , 事之以礼;死 , 葬之以礼 , 祭之以礼” , 死后的追念和继承 , 才是“孝”的落实 。
- 立星文史|叫做“玉女登梯”,女人见了却吓得发抖,武则天发明的残忍刑罚
- 玄坤文史|是否为胤禛提前做过部署,《雍正王朝》中康熙皇帝传位胤禛
- 睡前文史|曹操和孙权身上发生的这些谜团,你们知道原因吗?,解密三国
- 摄诗文史版|为什么曹操创建的曹魏被司马懿取而代之?
- 摄诗文史版|会被司马懿取而代之,其根源是什么?,为什么曹操创建的曹魏
- 文史密谈|中国历史上科技辉煌的宋朝:三大发明影响世界
- 文史回忆录|是满文还是汉文?看康熙跟雍正的朱批就知道了,清朝官方主流
- 玲珑文史|曾发生4场战役,出现3种全新的战斗模式,春秋5位霸主诞生前
- 吃羊文史|波斯进贡给清朝的“螺子黛”是什么?,《甄嬛传》中
- 牧童文史|为何最终被活活饿死?专家:你看看汉景帝,汉文帝将他视为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