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四位坚决反对招安的好汉,最后都加入官军,鲁智深武松是咋想的?

【爱历史】四位坚决反对招安的好汉,最后都加入官军,鲁智深武松是咋想的?】跟电视剧演的不一样 , 在水浒原著中 , 豹子头林冲和青面兽杨志都不反对招安 , 他们在招安后 , 都为朝廷立下了赫赫战功:在打田虎、灭王庆、征方腊的三大战役中 , 林冲先后打死打伤了伍肃、倪麟、顾恺、张寿、阙翥、翁飞、柳元、雷应春、周积、杜敬臣、冷恭、蒋印、王寅 , 杨志也阵斩了田虎的统制官秦英、雾凝州守将偃安 。
林冲杨志和殿帅府太尉高俅有仇 , 这并不影响他们招安后做官——所谓殿帅府太尉 , 就是殿前司、侍卫亲军步军、侍卫亲军马军这“三衙”中的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或都虞侯(三衙九官亦称殿前九帅)的一个 , 并不能掌管整个宋军 , 在京城也不能一手遮天 , 鲁智深的老长官种师道就比高俅的地位高 , 所以王进去延安府投奔老种经略相公 , 高俅就拿他无可奈何 。
【爱历史】四位坚决反对招安的好汉,最后都加入官军,鲁智深武松是咋想的?
文章图片
梁山军招安后 , 枢密院(宋朝最高军事机构 , 主官是宰相级别 , 判枢密院事、枢密使、枢密副使、签书枢密院事、同签书枢密院事都可称“枢相”)的安排是这样的:“原是京师有被陷之将 , 仍还本处 。 外路军兵 , 各归原所 。 其余之众 , 分作五路 。 山东、河北 , 分调开去 。 ”
这个安排是稳妥而公正的 , 但是宋江及其心腹党羽不同意 , 这说明他们还想拥兵自重 , 并不像口头宣称的那样“以忠义为本” 。
军人以服从为天职 , 不服从朝廷调遣的梁山军 , 即使是放在军人地位很高的汉朝 , 那也是不被允许的 , 梁山军到了唐朝 , 那是要搞藩镇割据的 。 宋徽宗和蔡京虽然君昏臣奸 , 但是历史书却一定没少读 , 当然知道宋江此举是包藏祸心 , 于是他们设计让梁山军当了炮灰 , 这也是蔡京“以盗治盗”方略的成功 。
【爱历史】四位坚决反对招安的好汉,最后都加入官军,鲁智深武松是咋想的?
文章图片
从不服从分配这一点上来看 , 宋江及其心腹在招安问题上是包藏了祸心的 , 所以他们受招安 , 可能只是权宜之计 , 也就是宋江反诗中所写的那样:“恰如猛虎卧荒丘 , 潜伏爪牙忍受……他年若得报冤仇 , 血染浔阳江口……他时若遂凌云志 , 敢笑黄巢不丈夫 。 ”
宋江是忠臣 , 就不会跟朝廷讨价还价 , 他“用忠言恳求来使 , 烦乞善言回奏” , 主要是因为朝廷没有明确承诺加封他什么官职——如果赵佶和蔡京当时就任命他为出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 , 估计他早就屁颠儿屁颠儿地走马上任去了 , 至于其他好汉去哪里 , 那不是他关心的问题:“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 弟兄们各奔前程 , 也都有个好出路!”
【爱历史】四位坚决反对招安的好汉,最后都加入官军,鲁智深武松是咋想的?
文章图片
宋江受招安图的是高官厚禄 , 而鲁智深等四人反招安 , 也各有原因 , 而且这原因也不尽相同 。
在重阳节菊花大会上 , 宋江高唱招安论调 , 行者武松率先发难 , 黑旋风李逵跟着撒泼:“正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 , 只见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 , 明日也要招安 , 冷了弟兄们的心!’黑旋风便睁圆怪眼 , 大叫道:‘招安 , 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 , 把桌子踢起 , 攧做粉碎 。 ”
【爱历史】四位坚决反对招安的好汉,最后都加入官军,鲁智深武松是咋想的?
文章图片
宋江不敢招惹武松 , 只好拿李逵撒气 , 假装要杀李逵以立威 , 宋江以为这时候做武松思想工作会比较容易 , 却没想到有遭鲁智深一通硬怼:“只今满朝文武 , 俱是奸邪 , 蒙蔽圣聪 , 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 , 洗杀怎得干净 。 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 , 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 ”
从武松、李逵、鲁智深的言行中 , 我们很容易就看到了他们反招安的理由:李逵是派没酒喝 , 武松是舍不得众兄弟 , 鲁智深看得比任何人都深远——招安本身没有错 , 但时机不对 , 条件也不允许 , 当前君昏臣奸 , 招安也不会有好果子吃 。
除了这三人 , 还有一个隐藏极深的反招安者 , 他就是智取生辰纲的始作俑者之一入云龙公孙胜 , 他不想受招安 , 完全是不屑:如果公孙胜想入朝为官 , 只需在皇帝老儿赵佶面前露几手 , “国师”之位就会手到擒来 , 蔡京高俅对他也得客客气气 。
【爱历史】四位坚决反对招安的好汉,最后都加入官军,鲁智深武松是咋想的?
文章图片
招安后 , 李逵欢欢喜喜穿上了军装 , 公孙胜、鲁智深、武松等人却直到最后也不肯换衣服 , 他们只是对赵佶表示了表面上的尊敬:“殿头官传旨 , 教宋江等各换御赐锦袍见帝 。 殿头官领命 , 传与宋江等 。 向东华门外 , 脱去戎装惯带 , 各穿御赐红绿锦袍 , 悬带金银牌面 , 各带朝天巾帻 , 抹绿朝靴 。 惟公孙胜将红锦裁成道袍 , 鲁智深缝做僧衣 , 武行者改作直裰 , 皆不忘君赐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