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医生指北而我却只能看1.0,为什么别人拥有超视力

曾经有个朋友跟我说 , 说自己刚上大学的时候很苦恼 , 因为全班只有两个人不戴眼镜 , 而他就是其中一个 。
不戴眼镜让他觉得自己看上去好像没什么文化 。
而从小视力2.0的他 , 为了能戴上眼镜已经付出了多年的“努力” , 比如歪着看书、躺着看书、趴在被窝看书 , 但视力依然还是2.0 。
你说多气人 。
但现实中 , 确实就有这么一小撮人 , 他们的视力非常好 , 堪称超视力 , 比如狙击手、飞行员 。
游医生指北而我却只能看1.0,为什么别人拥有超视力
文章图片
视力 , 本质上就是分辨物体的能力 。 我们平常查视力 , 就是根据眼睛能分辨的最小视角 。 当你能分辨出1'视角的物体 , 你的视力就是1.0 , 计算公式为视力=1/视角 。
也就是说你能分辨的视角越小 , 你的视力会越好 。 大部分人视力在1.0~1.5 。 那视力最好能好到什么程度呢?
这就得看黄斑区的视锥细胞了 。
眼睛结构非常精细 , 但主要就是镜头和底片 。 镜头包括角膜和晶状体 。 出了问题可以换 , 做角膜移植手术和白内障手术 。
但底片不行 , 以当前医疗水平 , 换不了 , 只能修 , 而且还经常修不好 。 这个底片就是视网膜 。 视网膜很复杂 , 有10层结构 。
眼睛能看见 , 首先就需要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感受到光 。 而感光细胞主要有两种: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 。 亮的时候看东西靠视锥细胞 , 暗处看东西靠视杆细胞 。
游医生指北而我却只能看1.0,为什么别人拥有超视力
文章图片
可以这么理解 , 视力好不好 , 关键就是你的视锥细胞行不行 。 视锥细胞主要都分布在黄斑区 , 尤其是黄斑中心凹 , 因此 , 这是视力最敏锐的地方 。
要看清一个物体 , 至少要能区分出两个点 , 就需要分别刺激不同的视锥细胞 。 按照一个视锥细胞底部直径1.5微米来计算 , 那么人眼理论上来说 , 最好视力可以到4.0(15'') 。
保护视力关键就是保护黄斑 。
不同的人视锥细胞数量有差异 , 那些拥有超视力的人 , 很可能是黄斑区视锥细胞密度更高 。 就好像鹰 , 不仅拥有两个黄斑 , 视锥细胞密度更是人类的7倍 , 所以它们在几百米高空飞翔时都能看到地面的猎物 。
因此 , 我们的视力上限 , 很可能在我们出生后6个月 , 随着黄斑发育完成就已经配置好了 。 而能不能达到上限 , 就看随后的视觉发育情况了 。
黄斑区存在一类很重要的物质 , 类胡萝卜素家族成员--叶黄素类 , 包括叶黄素和玉米黄素 。
当黄斑区感光细胞吸收光线后 , 会产生自由基 , 发生脂质过氧化损害 。
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具有抗氧化作用 , 会帮助清除自由基 , 保护黄斑 。
并且 , 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的最大吸收峰在460nm处 , 还可以吸收短波长高能量蓝光 , 而太阳光中存在的大量短波蓝光如果不加以过滤 , 很容易对眼底造成损害 。
因此 , 叶黄素和玉米黄素通过有效过滤短波蓝光 , 减少其对视网膜的损害和光化学损伤 , 堪称黄斑的保护屏障 。
叶黄素 , 改善视觉功能 。
由于叶黄素和玉米黄素能有效滤过蓝光 , 因此可以减少色差 , 从而提高视敏度和对比敏感度 , 同时还能减轻强光照射引起的不适感 。
有研究表明 , 黄斑区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密度越高 , 光应激恢复的时间越短 。 通过补充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后 , 不仅能显著改善视力 , 还能缩短光应激时间 。
叶黄素在体内无法合成 , 只能通过日常饮食中获取 。
而黄斑区固有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的量 , 生来就已经完成设置了 。 因为保护黄斑被不断消耗 , 而体内又不能合成 , 只能通过日常摄入不断进行补充 。
如果补充的量不够 , 叶黄素类物质相对缺乏 , 有可能就会影响黄斑功能 , 从而影响视力 , 比如老年人很常见的一种眼病--老年黄斑变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