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理解老子的“无为”这一概念

我们该如何理解无为这一概念?这是决定我们是否能正确解读经文内容的最关键的问题之一。
我们如何理解老子的“无为”这一概念
文章插图
首先,我们要知道无为这一概念是老子学说中特有的概念,这就意味着它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这说明我想要了解这一概念的意义我需要立足于老子,立足于《道德经》的经文,要看看老子使用这一概念时代表着什么意义。换句话说无为这一概念的定义我们只能从经文中去找而不能跑到经文之外去。历史上有很多哲学家都有创造新概念和新词汇的现象,而那些属于作家自己新创造的概念和词汇的含义我们也只能从作家本人的作品中去找,不可能到他们的作品之外去找寻。比如,我学习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和概念我就不可能到笛卡尔的地著作中去找那些思想和概念的具体含义。这应当是个很简单的道理。但我们研究老子,研究易经看到不能理解的词汇或语句首先想到是的查字典,找字源。这个方法不是不行,不是不没有必要,但也不要过分相信。
我们如何理解老子的“无为”这一概念
文章插图
其次,无为是一概念,是用“无为”这一词汇标志的概念,它的意义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无为”这一词汇的意义。概念的含义是要由它定义来决定的。我们看到“无为”这两个字,首先想到的是,“无”不就是“没有”、“不”的意思么,“无为”不就是不为吗?误解即由此而来,将“无为”概念的定义理解为词汇的字面意思。所以我们阅读思想家的作品,尤其是哲学家的著作一定要将概念与词汇区别开来,我们永远都不能单凭词汇表面的意义去试图理解一个概念的含义。
我们如何理解老子的“无为”这一概念
文章插图
那么老子所说的“无为”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老子说“上善若水”,为什么上善若水呢?经文进一步解释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我们分析这一解释,水利于万物,就是说水滋养万物,万物生长离不开水的滋养和滋润,这就是意味着水于万物是有作为,有贡献的。万物受益于水,这不就是水“有为”了吗?但是水它不争,没有因为自己对于万物有莫大功劳而争居万物之上,反而总是流向最低最下处,居于万物都不耻居之所。人都往高处走,水却总往低处流。有作为于万物、有贡献于万物,或“有为”于万物但不争处,不因自己对万物有功劳而争居万物之上。这才是水的“无为”。所以“无为”的完整定义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而不能简单的等同于“不为”。老子第二章所讲到的玄德,就是老子所说的那个“无为”的定义。思想家哲学家使用新的词汇来标志的新的概念时,一般都是要给出其定义的,即使没有明确标志哪些具体内容是该概念的定义,我们也还是需要结合作者使用该概念的具体语境来推测该概念的含义,而不是跑到使用这一概念的学说的外面去寻找这一概念的特定含义。
我们如何理解老子的“无为”这一概念
文章插图
具体到老子讲政治、圣人、统治者的无为更不是无所作为,简单的顺应民意而无所举措就可以了。历史上的君主帝王们,无疑也是功于万民的,他们一统江山,使天下太平,令百姓安居乐业,于万民也是功莫大焉的。但他们倚仗着自己的莫大功劳,争居万民之上,称王称帝,自谓“孤家”、“寡人”、“余一人”,吃最好的穿最好的住最好的,还要随心所欲的奴百姓,这就是“生而有,为而恃,功而居”了,这才是统治者的“有为”,所以有所做为而争才是“有为”,有所作为而不争,功成而身退才是“无为”。所以“无为”绝不能作不为解。简单来概括我们可以说功而居就是有为,功而不居就是无为。
我们如何理解老子的“无为”这一概念
文章插图
老子谓圣人无为就是说他有作为于百姓,有功劳于百姓,但不争居万民之上。他使天下太平,大治后反功成身退,以致于老百姓不知天下有王有主的存在,更不知道谁是王是主,还以为天下本就是太平清静呢。天下太平是圣人有作为的结果,但他功而不争甘居万民之下,不争居万民之上,这才是无为。所以无为于政治家就绝不是无所作为和无所举措。老子的学说并不是消极避世的学说,他其实讲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这个道理可以看作是一个公理,即使我们将来要研究人类大同社会的特征,他所讲的这个道理也将是不容忽视的。我相信老子学说在未来的社会里将会大有用处,不可以等闲视之。这也正是我们现代人学习老子的意义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