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新成
柳池村自古以来都是东西两村,本村人叫做‘东巷’‘西巷’。外村人根据村子的自然位置则叫其‘东柳池’‘西柳池’。
文章插图
东柳池的王家本是大户,有兄弟数人,非但在家种地,还在同州府有门面字号。还有一兄弟走西路生意,在甘肃经销皮货。因此,家中颇有钱财。更兼清朝年间,家中出过一个‘副榜’,后任沔县‘督学这在当时的农村,’也算是个显赫的家族。与西巷马家遥遥相对。马家在同治六年出过进士,因此门悬金匾,府邸轩昂,金狮守宅,碧瓦飞甍。门庭威武,屋宇华丽。凡来柳池村者,都知道马家、王家。也因此,古代进士家匾与字号家灯,乃是柳池村的一道风景。袁官营村的举人 李际清先生来柳池时,曾写有:“古道西风甜水井,进士金匾字号灯”的诗句。
文章插图
【刘新成|「柳池村轶事」之 王家菩萨】一九二九年,陕西的关中地区一秋一夏颗粒无收。每天都有无数人被饿死,人,谁也顾不了谁,乱坟岗子上,天天有无数被抬来的死人扔在那里,被野狗撕掳着吃。乱坟岗上,一堆堆难以计数的白骨,白惨惨,阴森森的,仿佛走入了白骨精的白骨洞。连野狗都变成了狼,连活人都想吃,两只眼睛变得血红。关中这块风水宝地,自古以来,沃野千里,鲜逢饥荒被喻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看起来在中华民国第十八个建国之年真的遭逢年馑了。赤地千里,井干池涸,到处是饥民。
文章插图
(1929——1932年,关中连续大旱,庄稼颗粒无收)
原来,柳池村王家的兄弟们早已分了家,各人都有了自己的妻子儿女。老大因生意之缘定居外地,家里还有老二老三。那时候人封建,兄弟分居异爨,向后枝叶繁多,子孙习惯称之为丈门,二门,三门。如今老大出门了,老二老三在家,于是,就形成了延续几代人的二门家和三门家的王家大户。老二老三的日子依然轰轰烈烈。同州府的字号依旧门庭若市,甘肃,兰州的皮货源源不断地输入同州府,生意兴隆,人丁兴旺,兄弟俩的两大家子人也都安然无恙,不期遇到了民国十八年年馑,一下子生意萧条了,世上一切的一切都比鸿毛还轻。唯食唯重,一碗饭可以换来无数金,一筐馍可以换来大姑娘。人都饿疯了,只要能活命,什么都敢干。
文章插图
看到那麽多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饥民,在大街上走着走着,倒在地上,死了。官府的人满大街转着抬死人。从城里到乡村,到处大饥荒,到处是饿殍。这时候,善良的王家兄弟商量,要救救那些在饥饿中挣扎着的命悬一丝的饥民。便在自己铺面门前支了三口锅,从早到晚施放舍饭。饥民蜂拥而至,喧嚣过甚,又专门调派伙计数名维持秩序。饥民们高举碗盆,声泪俱下地大声呼喊;‘柳池村王家菩萨是救命菩萨。’
后来,‘王家菩萨’一词被传几十年,至今仍有人说起。
作者简介
文章插图
刘新成,大荔县许庄镇柳池村人。农民,生于一九五六年。虽事农桑,酷喜读书、写诗、写文诸事。习作《耘暇杂吟》,收录其一生生活点滴,于耕耘之暇,游历之处,将所见所闻,纂辑于册,积之有年,渐而成集,纵遂手而为,信口而吟,亦为行家里手好评。
本人崇敬科学,仰慕文学,只祈精炼,不求量多,常云:
字字裁,句句筛,
反复斟酌求精彩。
只要语言能惊人,
文章何妨千遍改。
- 肯德基|00后大学生的「职业代吃」江湖:重新定义“吃软不吃硬”
- 戒酒札记 之一|「青未了」魏忠友专栏 | 魏忠友
- 笑面虎朱富,笑面也笑心|「水浒人物漫谈」卢明专栏 | 梁山
- 讨厌|在「世界讨厌香菜日」,有多少人会选择吃一杯香菜冰激凌?
- 美食|「济南话美食」营养美味的燕麦片蔬菜鸡蛋饼
- 年轻瓦加诺夫的烦恼(小说)|「心梦译文」逸天 | 波波夫
- 玉臂匠金大坚|「水浒人物漫谈」卢明专栏 | 蔡京
- 奶奶的杏园|「青未了」吕萍专栏 | 山东文学
- 辞灶,回家|「青未了」平和如花专栏 | 芝麻杆
- 圣手书生萧让|「水浒人物漫谈」卢明专栏 | 卢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