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古道』寻古迹的莲莲:京西探秘——古道上深深浅浅的马蹄窝……( 二 )
圈门戏楼的一角 , 还依稀可以看出曾经的辉煌 。
京西古道 , 在那过去的朝代 , 没有火车没有公路 , 如果想从北京去西北张家口内蒙什么的 , 除了居庸关方向 , 大体上 , 古人都走西山山沟里的人马踩出来的道 。 于是当年的千马万驴留下了深深的蹄窝 。
牛角岭关城位于门头沟王平镇韭园村东的山岭上 , 属京西最古老的“西山大道”上的重要关口 。 关城建在两山坡对峙之处 , 扼守着古道之要冲 。 2005年9月被列入门头沟区第五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
石佛岭是如今保留最完好的京西古道之一 , 位于王平镇境内的东石古岩村 , 古道穿村而过 。 当年驮队、马帮行走的蹄印深刻清晰 , 蹄窝密布范围大 , 是难得的古道印记 。 同时在此段古道上还有四块摩崖石刻 , 其中一块碑额上有三尊石雕佛像 , 石佛岭由此得名 。 由摩崖碑向东北方向 , 能看到把岩石山体凿出石槽修通的路 , 后人称之为“石门” 。 再往东一段 , 路虽平坦 , 但外临绝壁 , 下面即永定河及近代门板(门头沟至板桥)铁路 , 今昔对比更能显示出古道的地理位置之重要 。 再转向东南方向 , 拐弯处路边有残墙遗址 , 传说是古道上的酒馆地基 。
大寒岭关城位于斋堂镇梨树台村东的大寒岭上 , 是京西古道重要关隘之一 , 建于明代 。 略过时间 , 耳畔的风也这样吹佛了百年吧?关城面东而立 , 古道从城台券洞下通过 。
“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 , 古道西风瘦马 。 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 。 元代诗人马致远一生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 , 热衷功名却郁郁不得志 , 因此困窘潦倒一生 , 于是在羁旅途中 , 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 马致远故居如今就在京西古道边 , 已经被整修一新 , 故居真实性无从考证 。
峰口庵也称峰口鞍或风口岩 , 清代是宛平王平社和玉河乡分界处 , 为古道重隘 , 现只剩残破的关城 。 峰口庵庵口两侧是京西古道保存另一处最为完好的一段 , 同时风口庵也是四面观山的好所在 。 古时 , 出了这个门就算出了北京了 。
峰口庵向西50米古道又掩映在灌木丛中 。 钻出灌木丛 , 一片壮观的“蹄窝”阵赫然在拐弯处呈现 。 在距离关城西南不足二百米的山岗处 , 凹陷着大大小小深浅不一的蹄窝一百多个 , 这段小路是京西古道上蹄窝最为密集的地方 。 在古代 , 京西产煤的窑地因排水条件的限制 , 煤窑大多分布在峰口庵以西的山区 , 这就使得京西这条中路古道在夏秋之季几乎是全天候运行 , 作为必经之地的峰口庵更是车马云集 , 畜蹄日月不息地蹬踩踢踏 , 历经百年形成如此奇观 , 可谓历史的见证 。
回望古道 , 光阴似乎在古道边设置了分水岭:山上是静谧破落的古村 , 山下是川流不息的车辆 , 完全是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 。 繁华与喧嚣 , 平淡与静默 , 人类 , 是历史的创造者 , 也是历史的终结者 。 遗址与古迹 , 是文明前进的节点 , 也是文明最终的归宿 。 于是便懂得了时间的意义 , 西山如一本硕大的书卷 , 在落日的余晖中合上了一页 。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 图文均由作者提供
特别鸣谢莲莲的小世界公微号支持
- 「无锡」无锡藏着一条状元古道,新晋徒步旅游路线,人少、景好、新鲜感足
- 温州@温州铁坑古道,一条横亘于永嘉青田深峡的水瀑古道
- ##五岳之中唯一的四A级景区,山上古迹众多,知名度却很低,好悲哀
- 『北京西城疾控TB』大型真相现场:空腹睡觉会伤身?睡前可以吃东西?
- 徽州:行走皖南,此时风光正好,到皖南来一场古道徒步游吧!
- 古镇:免费开放的江南第一古镇:有文化有古迹,就是火不起来
- 「」中国著名的五大名胜古迹,去过三个算及格,全去过的太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