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不姓黄TB:中国的二甲双胍,有“升级”版了


近年来 , 糖尿病的全球流行趋势不断扩大 , 我国目前的糖尿病人数已经超过1亿 , 稳居全球第一[1] , 面对庞大的患者人群 , 合理有效的基础用药方案至关重要 。

新药层出不穷 , 二甲双胍“C位”不变
目前国内的降糖药可谓是天下三分:胰岛素增敏剂、促泌剂和肠促胰素 。 虽然磺脲类促泌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各显神通 。
但是作为糖尿病的经典用药 , 二甲双胍拥有目前独一无二的增进肝脏对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 , 单独使用可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餐前/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幅可达1.0%-1.5%) , 疗效显著[2-3] 。
在心血管获益方面 , 二甲双胍也表现优于其他降糖药 。 多项研究证实二甲双胍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大大降低了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4-5] , 对肝肾损害的风险也较低 。
药师不姓黄TB:中国的二甲双胍,有“升级”版了
本文插图
图1 二甲双胍降糖机制
二甲双胍凭借显著的疗效、良好的安全性及长期心血管获益 , 一直以来稳居降糖药推荐的一线地位 。
最新的2020年《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中二甲双胍仍被推荐为糖尿病患者的一线首选全程用药 , 对于T2DM患者 , 若无禁忌证且可耐受 , 仍推荐二甲双胍作为其首选用药(A) 。
且一旦起始二甲双胍治疗 , 若患者能够耐受且无禁忌证 , 二甲双胍应一直保留在治疗方案中 , 其他药物(包括胰岛素)应加入到二甲双胍治疗方案中(A) 。

二甲双胍在自我否定中不断修炼升级 ,
国内又有新突破
然而 , 作为降糖药江湖的“老大哥” , 二甲双胍也有自己的隐忧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曾指出 , 我国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只有50%左右在常规使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 , 与国外70%-80%的比例相差甚远 。
出现这种现象 , 主要是因为临床发现20%-30%糖尿病患者在使用二甲双胍普通片时出现了胃肠道不良反应 , 以腹泻为主要表现 , 包括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 , 虽然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多数患者可以耐受 , 但也有症状严重者因此终止二甲双胍治疗[6] 。
其次 , 常规二甲双胍要求患者每日多次服药 , 导致患者依从性差 , 常出现漏服的情况 , 从而造成血药浓度不稳 , 疗效不佳 。
药师不姓黄TB:中国的二甲双胍,有“升级”版了
本文插图
图2 二甲双胍的临床局限
因此 , 为了提高依从性 , 减少临床使用中的不良反应 , 二甲双胍开启了剂型优化升级之路 。
二甲双胍普通片向缓释片的转化 , 使得药物崩解释放速度减缓 , 患者胃肠道刺激减弱 , 缓解了胃肠道功能不良导致的腹泻、呕吐等症状 。
缓释片还大大减少药物的服用次数 , 从一天多次到一天两次 , 甚至一天一次 。
而缓释片向控释片的转化则实现一天服药一次 , 能在24小时之内保持一个稳定的、平稳的血药浓度 , 来使血糖得到更好地控制 , 并进一步减弱因为血药浓度波动导致的胃肠道不良反应 。 一天一次的制剂在国际 , 特别是欧美人群中已经逐渐推广开来 。
国内新上市的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Ⅲ)采用渗透泵控释技术 , 可以做到一天一次的服药间隔 。
在片芯外 , 包裹一层仅有水分子可以渗过的半透膜包衣 , 包衣膜顶端采用精准激光打孔 , 形成每面一个控释系统;服用后水分子逐渐地渗透到药片里面去 , 使药物溶解 , 并依赖于稳定的半透膜渗透梯度 , 药物以相对恒定的速率释放出来 , 由胃肠道吸收到血液中去 。
渗透泵控释技术的临床优势在于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 , 以恒定速度进入到血液 , 消除血药浓度曲线的分布效应 , 不至于让药物的浓度大起大落;同时控释技术不受介质环境 , 如PH值、胃肠道里的酶、胃肠蠕动的速度 , 甚至是食物的影响 , 使得药物在胃肠道的浓度分布也比较均一 , 不至于因为药物浓度突然的增高导致胃肠道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