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医生频道」和患者解释沟通时,你在传播知识?还是传递焦虑?
本文插图
纠结于数字之中的患者
本文插图
某天 , 门诊快要结束的时候 , 进来一位中年女患者 , 她患糖尿病两年 , 拿着外院的化验单让我给看看 。
从数据上看 , 她的血糖控制还可以 , 但胰岛素高峰延迟 , 而且峰值不足5倍 , 同时存在高脂血症 。 我向她解释了一下化验情况 , 并嘱咐她控制饮食 , 加强运动 。
患者听后 , 一下显得急躁起来 , 疑惑地问:“血脂还高?胰岛素延迟很严重吗?饮食怎么控制啊?我已经啥都不敢吃了!”患者的话引起我的沉思:在为这些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首诊时 , 医生应该如何与他们交流呢?
很多人对医生的话抱怀疑态度 , 对调整生活方式的建议嗤之以鼻 。 有位患高血压、糖尿病多年的患者 , 病情没有得到控制 , 最后心脏植入了支架 , 但是仍不忌口 。 对这样的患者需要反复、有针对性地沟通 , 需要强调疾病的严重性 。
而对有些患者 , 医生在与之沟通时则要注意别把焦虑传递给他们 。 我们遇到不少这样的患者 , 得知自己患病后如临大敌 , 小心翼翼地活在血糖值、血压值等一系列数字中 , 不断测量 , 有一点点变动就不断纠结、不断焦虑 。
这固然与患者个人的性格、思维方式有关 。 而我们作为医生 , 也应该扪心自问: 在为患者交代病情、解释诊断治疗的时候 , 我们是进行了有效的科普?还是传递了焦虑?
【「健康报?医生频道」和患者解释沟通时,你在传播知识?还是传递焦虑?】医生的科普要把握好“度”
本文插图
医生的一句话也许会对患者产生很长时间的影响 。
一位五天前做完冠脉搭桥的患者 , 手术很顺利 , 但精神极弱 , 全身乏力 , 口唇干燥到说话都受影响 。 原因只是医生说过 , 一定要限制饮水量 , 否则就会心衰 。 患者谨遵医嘱 , 却付出了脱水的代价 。
前段时间遇到一位老年女性患者 , 因为曾患心律失常一直服用普罗帕酮三年 , 不敢停药 。 直到最近出现了口干头晕 , 心率也慢下来 , 她才来就诊 。 她说 , 当时用药挺管用 , 后来就一直不敢停下来 。 经过观察 , 逐渐停药后症状基本消失 。 对此 , 医生应该反思:究竟冠心病的诊断存在不存在?究竟多少例心律失常是需要用到抗心律失常药的呢?用药时限是否又应该跟患者交代清楚呢?
有时 , 因为焦虑而产生的过度治疗是由患者、家属、医生共同造成的 。 这一点在儿科门诊体现得尤为充分 。 许多家长白天要上班 , 带孩子来医院看病输液常常都是夜晚 , 有时一排队就是大半个晚上 。 有次 , 一位儿科医生无奈地说:许多感冒发烧其实是可以先观察一下的 , 不必非得用药 。 但“多喝些水”这样的话 , 只能引起家长极大的不满甚至投诉 。 有时候给开了口服药 , 家长反而和医生发火:“我们宝贝都烧成这样了还不给输液?烧坏了怎么办!”很多家长潜意识里是不允许孩子发烧、咳嗽的 , 一遇到如此情况 , 他们就开始无比焦虑 。
医生确实需要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交待病情 , 切莫健康知识没宣教多少 , 无形之中却把焦虑传递出去 。 这样产生的负能量是不可低估的 , 产生的过度医疗或者误诊、误治也是很严重的 。
医学上有许多明确的数值、指标 , 但是临床医生没有理由也不可能把患者都格式化 , 让他们徘徊在各个数值之间 , 失去生活的乐趣 。 因为 , 医学从来都是在与人打交道的一门科学 。
文/ 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 刘瑞清
- 1药网8岁女孩双手红肿,家人以为是小事,结果看了很多医生才查出病因
- 医师报呼吸频道慢阻肺的治疗方法除了医药控制,中药调理对疾病也有很大的帮助
- 妇科医生李红娟主任肝癌晚期,救或是不救?
- 疼痛医生虔诚的木鱼疼痛诊疗中查体的重要性
- 疼痛医生虔诚的木鱼颈源性肱骨外上髁炎
- 301骨科张国强看骨科医生普及,那些在骨科门诊中,“令人迷惑”的词语
- 张垒医生得了高血压,想要血压控制稳,医生建议这四样东西要少碰
- 心血管王医生葛院士最新研究:糖化血红蛋白高1%,心血管狭窄增加11%!重视
- 耳鼻喉科洪医生慢性咽炎之我想对各位说
- 馨悦传文提醒大家这几道菜,医生不让自己家属吃,许多人却一直很喜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