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魏文侯之所以称雄一世,原来是从这件小事上发现了治国大道理

有一天 , 魏文侯出外巡视 , 偶然看见一个打柴的将毛皮衣服翻过来穿着 , 背着一捆柴火行走 。
魏文侯感到不解 , 好奇地上去问:你为什么把皮衣服毛冲里穿而背东西?
打柴人说:我可惜这点毛 , 怕把它们磨没了 。
魏文侯笑着说:毛怕磨没了 , 皮子不怕吗?你要知道 , 毛磨光了 , 也不妨碍皮子留着呀;可是 , 皮子一旦磨没了 , 毛往哪儿安呢?
【爱历史】魏文侯之所以称雄一世,原来是从这件小事上发现了治国大道理
文章图片
打柴人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 憨笑起来 , 您说得好像有道理 。
魏文侯和随行人员也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
由此可见 , 魏文侯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 , 而且乐于思考 。 生活当中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 都能引起他的注意 。 对于稍感不寻常的事情 , 他愿意追寻原因 , 一探究竟 , 并且能从中悟出一定道理 。
魏文侯也是一个随和愿意与人打交道的人 。 他可以随便和一个不相识的路人打招呼 , 问东问西 。 这一方面是他和善大方的个性使然 ,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他亲民、勤于体察民情的执政风格 。
从中也可看出 , 魏文侯也是一位爱好学习的君主 。 他对打柴人最后说的那句话 , 是有出处的 , 并不是他现场的发明 。
“皮之不存 , 毛将焉附?”语出《左传》 , 讲的是春秋时期晋国和秦国的故事 。
晋国公子夷吾在一次内乱中逃到秦国 。 为了能回国争夺君位 , 他答应事成后献给秦国五座城池来换取秦君的支持 。
后来果真他在秦国的帮助下当上了晋君 。 但却不守信用 , 没有割地给秦国 。
不久 , 晋国遭灾 , 夷吾向秦国求援粮食 。 秦君没有因他背约失信而拒绝 , 仍然答应了他的请求 。
【爱历史】魏文侯之所以称雄一世,原来是从这件小事上发现了治国大道理
文章图片
不料事隔一年 , 秦国也闹饥荒 , 派人到晋国来求援 。
夷吾却不但不出手相救 , 还想看他的笑话 。
一个大夫劝谏说:因为爱惜一点点粮食 , 激怒邻国 , 这对我们国家有什么好处?
另一位大夫说:秦国憎恨我们 , 根源在于之前没割五城给他 , 现在给点粮食算什么?于事无补!这就像皮子都不存在了 , 毛又能往哪安呢?
夷吾说:你说的对!皮都没给 , 给毛有什么用?不给!
结果第二年秦国以此为借口出兵攻打晋国 , 晋国被打得大败 , 夷吾被活捉 。
魏文侯对自己国家的历史还是熟悉的 , 所以他引用了这两句话 。 说明他既善于学习 , 又善于吸取历史教训 , 他能真正分得清什么是根本的 , 什么是浮皮末梢的 。
夷吾只看见眼前利益 , 不懂得从根本上经营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 失败在所难免 。
魏文侯却能从历史经验中总结教训 , 他深知魏、韩、赵是从晋国脱胎而来 , 必须搞好关系 , 团结一致对外 , 才能在强敌环伺的战国丛林中生存下来 。
因此当赵国和韩国彼此产生矛盾、兵戈相见之时 , 能够审时度势 , 从中予以调解 。
【爱历史】魏文侯之所以称雄一世,原来是从这件小事上发现了治国大道理
文章图片
韩国派使者来向魏文侯借兵 , 提议韩、魏一同出兵 , 灭掉赵国 , 平分赵地 。
魏文侯明确地给以答复:我和赵国国君是兄弟 , 决不能如此!
赵国也派人来向魏文侯求援 , 同样开出优惠条件:如能一起灭韩 , 则共分韩地 。
【爱历史】魏文侯之所以称雄一世,原来是从这件小事上发现了治国大道理】魏文侯也斩钉截铁地拒绝:我和韩国国君是兄弟 , 不能这么干!
韩、赵在魏国这里都碰了一鼻子灰 。 当时都很生魏文侯的气 , 觉得这人很不仗义 。
后来得知魏文侯对两国平等相待、视同兄弟的态度 , 冷静下来一想 , 才觉得魏文侯做得对 。 否则 , 三国必将打得你死我活、一败涂地 。
赵、韩二国于是休战罢兵 , 一起来朝见魏文侯 。 魏文侯开诚布公地向他们讲明了自己的看法:三晋同出一源 , 珍贵的传统友谊不该放弃 , 而应努力维护;三国紧邻 , 只有和平相处 , 才能共同发展;内斗只能是鱼死网破、同归于尽 。
韩、赵二国君主都表示赞同 。 从此 , 魏文侯所倡导的三晋联合、对外扩张的发展战略得以实施 。 魏文侯顺理成章地成为三晋联盟的盟主 。
终魏文侯一世 , 三晋联盟总是共同行动 , 东败齐国 , 西侵秦国 , 南挫楚国 , 成为地地道道的中原霸主 。 魏文侯的赫赫声威 , 超过了春秋时期的首霸——齐桓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