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听《经济学人·商论》执行总编吴晨说透商业和科技的未来,疫情之下( 五 )


上书房: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商业和科技的前沿思考 , 对既非商业人士、也不从事科研工作的读者来说 , 读这本书是否可以获益?
吴晨:当今世界快速发展的推动力是科技的变化 , 作为非科学研究者的我们 , 通常很难直接去理解和掌握各种前沿科技 , 但我们每个人应该力图去探索科技变化的背后 , 它给经济、商业和社会所带来的影响 , 没有一个人可以逃离这种影响 。
这种探索 , 一方面可以以史为鉴 , 研究人类历史几千年 , 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后几百年 , 科技变革的浪潮给人类社会到底带来了怎样的冲击和影响 , 而这种冲击和影响又是如何随着新科技的应用和推广而深入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另一方面 , 则要不断问问题 , 追问这一轮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科技与之前的浪潮有什么不同 。 事实上 , 任何一次科技变革所带来的改变都不是单一新科技对单一旧科技的简单替代 , 而是更为深远的变化 , 这一次尤甚 。 所以我在书里一直呼吁要用“生物学思维”替代机械思维 , 要充分认识到世界是复杂的、处于动态之中的 。
这本小书是我过去两年对搭建面向未来的知识体系的积极尝试 , 涵盖了从数字经济到商业转型 , 从航天逸事到医改创新 , 从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复盘式思考到以新兴市场荣枯法则看中国发展等各方面的议题 , 一言以蔽之 , 就是通过对历史、对他山之石、对跨界的思考 , 去理解这个快速变化的复杂世界 。
上书房:世界变化越来越快 , 知识半衰期越来越短 , 我们如何应对?
吴晨:一是要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和习惯 , 要时刻做好“50岁是新的20岁”的准备 , 因为在你50岁的时候 , 你的工作被机器取代是很可能会发生的事 , 而你需要保持学习力 , 去重新开始一份新职业 。
一是要警惕不被时代焦虑所绑架 , 很多人寄希望于每天10分钟的听书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 结果必然遭遇幻灭 。 原因很简单 , 如果不改变“快”、也即速成的心态 , 是不可能真正慢下来的 。 咀嚼简化后的知识只会徒增焦虑 , 要拿出大块时间去阅读、去思考 , 知识的碎片随处可得 , 知识结构的更新却需要每个人一步一步完成 , 既不能假他人之手 , 也来不得弯道超车 。
【[上观新闻]听《经济学人·商论》执行总编吴晨说透商业和科技的未来,疫情之下】深入思考仍是人与机器最大的区别 。
栏目主编:顾学文本文作者:顾学文文字编辑:顾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