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听《经济学人·商论》执行总编吴晨说透商业和科技的未来,疫情之下( 三 )


但赖默斯没有退却 , 他坚信企业是转移研究成果、让更广泛公众获益的最佳载体 , 而第一步是要获得教授们的支持 , 为此他做了大量的工作 , DNA技术的专利申请就是一个生动的案例 , 我在书中有详细的讲述 。 据统计 , 当时“有超过28000件专利产品堆积在政府部门而没能得以利用 , 原因竟是没人来为它们开发激励机制” , 赖默斯为科研成果的商业转化闯出了一条路 。 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贝赫—多尔法案 , 把赖默斯摸索了5年的方法确定为法律———大学有权利索取政府拨款资助的研究发明的所有权 。
在风险投资日益兴起之后 , 赖默斯再次推动大学接受股权———而不仅仅是现金———作为专利使用费 。 在赖默斯的不断推动下 , 斯坦福大学重新定义了与硅谷创业环境的关系 , 教授创业、学校持股变得司空见惯 。
所有技术领先的国家都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 , 不同的是 , 各国产学研一体化程度不同 , 一些国家对公共投资的治理水平更严密、更科学 。
上书房:硅谷在诞生创新传奇、打造独角兽公司的同时 , 也不时爆出造假丑闻 , 比如曾经誉满硅谷的独角兽企业Theranos 。
吴晨:造假不仅发生在硅谷 , 也发生在硅谷之外 。 Theranos公司所揭示出的硅谷的结构性问题 , 也就是独角兽本身及它的追寻者———资本的盲点 , 更发人深思 。
硅谷从比尔·盖茨和乔布斯那一代开始 , 就流行这样一种文化:好的创业公司要能构筑伟大的梦想 , 描绘出伟大的产品 , 甚至有一个专门的词来描绘这种伟大的产品 , 叫作vaporware(“悬在空中一吹就散”的产品) , 拿到融资后再不断努力 , 让创新的脚步真正追上梦想 。 这种造梦神话用在移动互联网上 , 如果无法实现 , 至多让投资人亏钱、让消费者空欢喜 , 但如果用在医疗等领域 , 那就是人命关天的事 。
Theranos这么蹩脚的骗局 , 为什么能骗过那么多聪明人?除了投资人的路径依赖、投资圈的圈层化及2008年金融危机后量化宽松产生的货币泡沫等原因外 , 人们普遍存在的“FearofMissingOut(害怕错过挣钱的好机会)”的心态 , 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 在这种心态下 , 不管投资人、合作方、主流媒体 , 都选择忽视Theranos根本不能提供一整套检验结果这一事实 , 而选择相信创始人夸夸其谈的PPT 。
「数字经济」
■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网络上留下大量的“数字尾气” , 数据一旦产生 , 就成为一种存在■平台经济的公共属性是不能被忽视的 , 否则 , 作为创新产物的平台反过来会成为阻碍创新的势力
上书房:您在书中分析了今天社会正在发生的两大转型 , 除了前面谈到的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的转型 , 另一大转型是传统经济转向数字经济 。 智能手机的普及让搜集消费者的移动行为数据变得非常容易 , 把这些移动行为数据和消费者的历史行为数据进行匹配也变得越来越方便 , 您担不担心消费者本身成为数据平台售卖的商品?
吴晨:我想您指的是数据隐私保护问题 。 数据是新时代的“石油” ,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 一场大数据的争夺战正在发生 。 争夺战中暴露出很多问题 , 比如数据交易不规范 , 数据标准不统一 , 等等 , 但在这一系列问题中最尖锐的 , 还是数据隐私保护问题 。
一谈到数据隐私保护 , 人们往往分成两派:乐观派认为我们已经有所行动 , 比如欧盟在2018年5月通过的数据隐私新规(GDPR) , 如果我们继续过度强调对隐私的保护 , 就会忽略隐私数据在被各方很好地使用的时候所能带给消费者的便利和实惠;悲观派认为我们处于“监视资本主义”的危险境地 , 平台既能将用户每天的实时动态售卖给商家 , 商家据此使用各种手段来影响或者改变用户的行为 , 也有可能产生各式各样对消费者的歧视和对隐私的侵犯 。 比如在美国 , 如果你的信用评分不好 , 又居住在犯罪率较高的社区 , 算法就可能不断地向你推销各种有问题的次贷产品 , 却会在有好的工作机会的时候把你屏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