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其中有上海这家医院的身影,军队援鄂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回撤( 二 )


上观新闻:其中有上海这家医院的身影,军队援鄂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回撤
文章图片
东方肝胆医院陆智杰为患者插管
第一位患者84岁 , 患有多种老年病 , 身体机能比较差 。 陆智杰操作喉镜 , 实施了一系列动作 , 顺利置入加强气管导管 , 精准到位 , 一气呵成 。 接上呼吸机后 , 病人血氧饱和度由83%升到了92% , 初战告捷!
另一位病人情况更加危重——核酸阳性 , 双肺感染严重 , 接上呼吸机时 , 血氧饱和度降到68% , 危在旦夕!陆智杰临危不乱 , 开始第二次插管 , 成功抢回了一条生命 。 当他一脸倦容走出病房时 , 指挥部对讲机再次喊话:“一位50多岁的患者亟需插管 , 请迅速支援!”
“坚持 , 坚持!”陆智杰做了几个深呼吸 , 迅速赶回病房 , 发现患者病情发展很快 , 随时可能因缺氧导致心跳停止 。 没有丝毫犹豫 , 陆智杰率队成功完成了第三例病人的插管 。
“感谢您 , 现在病人氧分压上来了!”在返回住地的车上 , 24小时没合眼的陆智杰收到患者管床医生传来的喜讯 。 他长舒一口气 , 疲倦的脸上充满欣慰 。 车窗外 , 夜幕下 , 几束早樱娇然绽放 。
同样要与死神交锋的 , 还有ECMO施治 。 在光谷院区 , 感染一科一名新冠肺炎患者拟行肾脏透析治疗 , 需要经颈内静脉放置血透套管 。 按照防护要求 , 需要戴护目镜、防护面屏和四层手套——比平时要多戴一层手套 , 操作难度明显增加 。
在此情况下 , 王振猛仍能熟练完成穿刺 , 一如既往一针见血 , 确保了后续治疗的顺利进行 。
3月14日晚上 , 感染一科收治一名重症新型冠状肺炎感染的患者 。 次日经病例讨论后 , 医院决定下午由王振猛等进行气管内插管 。 所有监护、器械和药物就位后 , 由护士按医嘱给药 , 王振猛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 , 一手扣面罩 。
药物作用下 , 患者的意识很快消失 。 虽然佩戴了正压头套 , 王振猛仍然采用光棒引导下盲探气管插管 , 这种方法无需把眼晴贴在患者嘴边 , 可以更大程度减少暴露和感染的风险 。
不到一分钟 , 导管顺利插入气管内 , 连接呼吸机辅助通气后 , 确认导管在位 。 整个过程波澜不惊 ,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 经皮氧饱和度一直维持在85%以上(正常值在95%以上) 。
几进几出红区 , 最终 , 王振猛为该患者行ECMO治疗 , 并负责桡动脉穿刺置管、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操作 。 颈内静脉灌注管置入后 , 为防止管路滑脱 , 王振猛双手扶稳灌注管 , 跪在地上足足20分钟 , 直到妥善缝合固定后才站起来 。
ECMO转机后 , 王振猛和队友们继续坚守了12天 , 密切监护病人 , 终于在3月28日顺利撤除ECMO , 病人转危为安 。
无问弱与老 , 一个不能少
“老年人体质本来就弱 , 染上新冠肺炎实在是太不幸了 , 我真希望他们早一点好起来 。 ”光谷院区收治了462位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 。 其中 , 年纪最大的已有100岁 。 感染病专家张迁将这些老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
85岁的高老先生入院时胸闷、气喘 , 脱氧状态下的氧饱和度只有70% , 情况严重 , 需要高浓度的氧维持 。 张迁和付立护士长等队员 , 每两小时就要为老人排一次痰 , 同时还要为其处理压疮、换药、照顾大小便 。
为老人喂饭大约需要40分钟左右 , 喂到中间饭凉了 , 付立就去微波炉加热后继续喂 。 喂完一顿饭下来 , 她的腰已经累得直不起来 。
对于援鄂医护人员来说 , 湖北当地方言很难听懂 , 加之好多老人患有多种基础疾病 , 难免口齿不清 , 交流起来十分困难 。 为此 , 医护人员贴心地制作了医患沟通卡 , 把诸如“我要吃饭”“我想上厕所”“我要翻身”等语言 , 用图片的形式描绘出来 , 方便了医护人员与老人的交流 。
【上观新闻:其中有上海这家医院的身影,军队援鄂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回撤】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下 , 老人的病情不断好转 , 医护人员用红区里的一部智能手机 , 让他与家里人视频 , 家人看到老先生的康复情况 , 感动得热泪盈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