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其中有上海这家医院的身影,军队援鄂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回撤


上观新闻:其中有上海这家医院的身影,军队援鄂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回撤
文章图片
疫情就是命令 , 防控就是责任 。 疫情暴发后 , 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组建多批驰援武汉医疗队 , 赶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前线 。
无论是在重症患者集中的火神山医院 , 还是在收治百名80岁以上高龄患者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 , 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医护人员与军队援鄂医疗队其他4000名白衣将士一道 , 经过84天英勇征战 , 在荆楚大地上 , 用汗水灌溉着春天的希望 , 实现“打胜仗、零感染”的预定目标 。
在抗疫一线 , 他光荣入党
大年三十凌晨5时 , 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孙玉明家中的电话响起 。
已经记不清多少个除夕夜都在医院度过的孙玉明 , 本想今年终于能陪家人吃上一顿团圆饭 。 不料 , 他又要在医院过年了 , 而且还是在武汉的医院 。
“去吧!武汉更需要你 , 家里一切有我 。 ”放下电话 , 一旁的妻子董秋红轻声鼓励丈夫 。 身为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民警的她深知 , 服从命令是丈夫身为军人的天职 。
除夕之夜 , 孙玉明所在的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首批医疗队即抵达武汉 。 1月26日上午 , 他们所属的海军医疗队 , 全面接管汉口医院一个16张床位的监护病区 , 并新开设了1个39张床位的呼吸科病区 。
1个科室40名确诊病人 , 10名医生分成5组24小时轮流值班 。 当班医生要穿戴好护目镜、口罩、防护服……进去一待便是七八个小时 。 孙玉明不是党员 , 在前线却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 他第一个主动申请进入ICU病房 , 成为一名“先遣队员” 。 当时 , 前线物资十分紧张 , 为了节省有限的医疗物资 , 他常常在进病房两小时前便不再吃喝 , 为的就是避免上厕所而浪费身上穿脱一次就作废的防护服 。
由他负责救治的病患中 , 有两个合并糖尿病截肢的病人 , 除了患有肺炎外 , 还有手术部位的感染 , 情况较为严重 。 孙玉明细心询问他们的病史 , 对他们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 , 想尽一切办法为他们调整抗感染药物 , 使其病情得到极大改善 。
2月2日 , 当军队医疗队从汉口医院转场火神山医院之际 , 很多患者万分不舍 。 一位女患者还拿出手机 , 一定要给孙玉明拍个照片 , 说要好好记住他们 , 永远都不能忘记解放军的救命之恩 。
2月13日 , 在抗疫最前线 , 面对鲜红党旗 , 孙玉明与其他6名表现优异的同志庄严宣誓 , 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 以医者大爱为党旗增色 。
在红区 , 他们让生命延续
“陈主任 , 情况不好!17床患者突然发抖紫绀 , 检查发现氧饱和度70% , 血压246/120mmHg,呼吸困难 , 全身发抖 。 ”2月11日 , 火神山医院红区 , 值班护士匆匆跑来向陈吉泉报告 。
陈吉泉一路小跑 , 赶到病房 , 及时采取处置措施 , 迅速调整治疗方案 。 经过紧急吸氧、降压等处理后 , 患者终于转危为安 。 年轻的值班护士心有余悸:“幸好有陈主任的果断处置 , 才挽回了患者的生命 。 ”
红区 , 可谓疫情一线中的一线 , 而哪里最危险 , 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医护人员就扑向哪里 。
俯身重症患者面前 , 直面其开放气道 , 插管医生以手中的喉镜和导管为武器 , 为危重患者争取最后的生存希望 。 驰援武汉以来 , 陆智杰已记不清自己多少次与病毒贴身肉搏 。
作为一名从业28年 , 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麻醉科医生 , 援鄂前 , 陆智杰就做好了为危重病人插管的准备 , 并在行李箱里备好了喉镜和喉罩等插管工具 。 3月1日中午 , 成为光谷院区重症插管组组长后 , 他马上联系武汉协和医院麻醉科插管团队 , 随后联络医务处准备药品器材 , 着手制定规范插管流程 。 下午5时半 , 两个危重病人达到插管指征 。 陆智杰迅速全副武装 , 带领“战斗小组”进入“红区”开展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