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业|中国服装大败局:一流市场,二流产品,三流品牌( 二 )


美特斯邦威、拉夏贝尔、茵曼、报喜鸟、七匹狼等皆是因多品牌扩张 , 而陷入滑铁卢 。
▲美邦旗下五大品牌
要么安于现状 , 专注小众、个性化市场 , 缺失成长为巨头的基因 。
无论是高端女装 , 还是大大小小的设计师品牌 , 都偏安一隅 , 很容易受到潮水变化的扰动 。 看似百花齐放 , 实际上没几个能打的 。
假如洋品牌统统被封杀 , 国产品牌就能所向披靡吗?
【原本可以赢的战争】
事实上 , 中国有全世界最好的服装制造工厂 , 在全球服装竞技中本应赢得一席之地 。
我国现代纺织服装行业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 2001年 ,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 恰逢全球纺织制造业中心迁移大潮 , 于是中国接棒日本 , 凭借劳动力等红利 , 逐渐跃居全球第一纺织业大国 。
此外 , 丰富的原材料供应来源 , 棉、麻、毛、丝产量大、区域集中 , 为我国服装行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
经过近40年的发展 , 我国服装业已经形成了一条贯穿纺织原料加工、产品设计、生产和销售的现代化产业链 , 产业集群效应显著 , 深度参与全球分工 。
目前 , 中国已形成规模化服装产业集群60余个 , 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东南沿海地区 。 东部沿海五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 , 服装产量占比达70%以上 。
如今 , 我国比较知名的纺织服装生产企业有申洲国际、鲁泰纺织、健盛集团等 , 主要的业务是为巨头代工 。
申洲国际通过绑定耐克、阿迪达斯、优衣库、彪马等行业龙头 , 并与Lululemon、斐乐(FILA)等优质客户合作密切 , 其创始人马建荣身家达800亿 , 成为中国服装界的隐形“首富” 。
如果没有以申洲国际为代表的中国产业链 , 巨头就不会插上腾飞的翅膀 , 优衣库、Zara母公司Inditex、耐克、威富集团、爱马仕、安德玛、加拿大鹅等概莫能外 。
有业内人士评论 , “中国消费领域没有品牌 , 只有厂牌 。 ”何其可悲 。
申洲国际也曾不甘心只为他人做嫁衣 。 2010年 , 其推出“马威”品牌 , 因服装零售利润率较低 , 最终败北 。
另一个非典型服装巨头安踏 , 通过“蛇吞象”式反向并购 , 致力于推动“高端洋品牌”落地 , 稳居国产运动品牌老大地位 。
2019年3月 , 安踏完成了对欧洲体育巨头亚玛芬(Amer Sports)的收购 , 创下中资在体育领域最大规模的收购纪录 。
至今 , 安踏拥有13个国际品牌 , 包括斐乐、小笑牛、迪桑特、可隆 , 以及亚玛芬旗下的始祖鸟、松拓等顶级品牌 , 全面抢跑中高端赛道 。
2020年 , 安踏业绩喜人 , 全年净利润首次超越阿迪达斯 。 但斐乐对业绩的贡献逐年增长 , 并于2020年超过了安踏主品牌 , 再次证明了自主品牌的羸弱 。
【到底输在哪里?】
中国服装市场海量多元、瞬息万变 , 在这片红海 , 企业长期获胜的诀窍不在于低成本的大规模复制 , 而有赖于经过时间验证的品牌故事、辨识度高的品牌调性以及充满创意的设计 。
服装产业是一个上下游一体的复杂链条 , 环环相扣 。 透过表面的繁荣 , 从品牌力、产品力、渠道力 , 乃至人才团队、供应链、企业治理等方方面面来考量 , 中国服装企业与国际巨头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
首先 , 在硬实力方面 , 中国自主品牌设计研发能力弱;对市场不敏感 , 产销分离 , 导致很容易触碰高库存的暗礁;企业管理层热衷于赚快钱 , 不够专注 。
1、在生产端 , 中国许多自主品牌服装毫无灵魂 , 体现在两个层面:面料粗糙 , 也没有设计感 。
正是因为中国服装市场无比庞大 , 国货品牌不需要成为大牌 , 只要随大流抄一抄爆款 , 吃下市场的一小块就能活得很滋润 , 而原创设计师却很难生存下来 。
时尚潮流不断变换 , 这些企业竭尽全力追随 , 哪里还有时间挖空心思去锤炼品牌 , 或者投入巨额资金 , 开发新产品、研发新面料?
2、在销售端 , 自主品牌大多以加盟制跑马圈地 , 却也因此陷入噩梦 。
虽然加盟制能快速做大业绩 , 但无法精准预测市场未来趋势 , 使企业产生“只要生产出来就能卖掉”的错觉 , 然而消费者并不买账 。 品牌不得不打折甩卖 , 却加剧自身的衰落 , 使企业进退两难 。
一度称霸服装业的美特斯邦威就是因高库存而倒下 , “库存之王”海澜之家也面临着同样的尴尬 。
2020年前三季度 , 海澜之家存货高达86亿元 , 占营业收入的73% , 资产近三分之一 。 美特斯邦威存货为18.5亿元 , 占资产三成之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