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思想精华 孔子的核心思想


孔子的思想精华 孔子的核心思想

文章插图
孔子的思想精华 孔子的核心思想

文章插图
孔子
孔子,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 , 出生于鲁国陬邑 , 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后人尊其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并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传》《春秋》六经 。
主要思想
道德思想
【孔子的思想精华 孔子的核心思想】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个体层面主张“仁” 、“礼”的德性与德行) 。“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为基础,以立人极为要旨;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整思想体系 。
孔子的思想精华 孔子的核心思想

文章插图
孔子的思想精华 孔子的核心思想

文章插图


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 。人道主义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而秩序和制度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所在 。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思想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髓 。
孔子的思想精华 孔子的核心思想

文章插图
孔子晚年的最高理想为“大同” 。即在大同社会中,人们不仅仅孝顺自己的双亲,不仅仅疼爱自己的孩子,而是让所有的老人都能够颐养天年,所有身强力壮的年轻人都能勤奋的去工作,去为家庭、社会做贡献,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鳏、寡、孤、独、残疾人、病人都可以得到细心的照料和供养 。男耕女织,各安其份;人们没有私心,助人为乐,任何东西,只要有人需要,就赶紧拿过去,尽心尽力去帮助他、协助他 。因为大家都在无私的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所以就没有尔虞我诈、互相欺骗的情况发生了,什么阴谋诡计了也都用不上了;大家都没有私心,自然就不会去偷盗,所以连大门也不用关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大同社会完全不同于乌托邦的空想,其中描述的大部分画面,已经在今日之中国成为了大部分 。
政治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和“仁” 。在治国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采用礼教和道德的形式来治理国家 。而这种治国方略也被称为“礼治”或“德治” 。这种把礼与德施之于民的方略,既严格了等级制度,又打破了贵族和平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由于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诸侯争霸的春秋末期,因此这些社会现实也成为了孔子“仁”、“礼”政治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和社会条件 。
孔子的思想精华 孔子的核心思想

文章插图
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而这样理想化的大同社会景象,只存在于传说中尧舜时代的原始社会 。孔子也主张较低的政治目标“小康社会” 。这种社会虽然没有大同社会那么完美,但也有正常的社会秩序(礼、仁、信、义)因此被称为小康 。这种社会实际上描述了“私有制”产生后的阶级社会的“盛世” 。
孔子的“大同”社会、“小康”社会理想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 。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段的后人提出了不同内容的憧憬蓝图和奋斗目标,其中以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和孙中山为代表 。
经济思想
孔子的经济思想核心内容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 。所谓“义”是指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索求 。孔子在两者关系上始终把“义”摆在首要地位 。他认为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面前,应先考虑如何符合“义” 。只有符合“义”,才能去获取 。而对待“义”与“利”的态度,可以区分出“君子”与“小人” 。有道德的“君子”,知晓“义”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养的“小人”,只知道“利” 。孔子不仅重“义”,而且重视体力劳动;这在樊迟请学稼的对话中就有所体现 。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 。曰:“吾不如老圃 。”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子路》)这段话反映的实际情况是:孔子希望樊迟从政,并且他认为为政能够以礼义诚信待民,就会赢得民众的敬服和真情,以至四方之民背负着他们的子女来投奔;劳动力多了就会增产增收,为政者也就不用自己去种庄稼了,这里面实际上蕴含了社会分工和富民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