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中的读音和汉字到底是谁错了 国学经典怎么读

近期,全国各地的老师和家长们纷纷咨询,经典中发现了很多“错别字”,这是怎么回事?
首先感谢老师和家长们的用心,这种探究精神才能更好地将国学文化传承给孩子 。古代典籍在流传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版本 。我们在编撰内容时,会选择比较权威、流传较广的版本,并会参考其它版本,进行比较,来保证本用书在文字上的严谨性 。
古代典籍版本多,
教师家长莫判错,
到底如何分辨清,
请听我来说一说 。
一、版本问题
(一)《弟子规》
《弟子规》是从清朝开始流传的,时间较短,但是版本很多 。我们依据的版本是中华书局2009年版李逸安注的《弟子规》 。关于《弟子规》原文,老师们普遍关注的有以下问题:
1.“刻薄语”&“奸巧语”育灵童选用的版本是“刻薄语”,大家常见的版本还有“奸巧语” 。
比较分析:
“刻薄语”一词比较中性,文字上也较为古朴;而“奸巧语”相对来说比较偏贬义 。从幼儿的健康发展考虑,因此我们选择了比较中性的“刻薄语”,并且中华书局的《弟子规》中也选择的是“刻薄语” 。


2.“人借物,有勿悭”&“后有急,借不难”育灵童选用的版本是“人借物,有勿悭”,其它版本还有“后有急,借不难” 。
比较分析:
从文字上比较,前者语言更加有文学韵味,而后者较为通俗口语化;
从含义上理解,《弟子规》中先讲述了“借人物,及时还”,然后说“人借物,有勿悭”,分别说明了“我们向他人借东西”和“他人向我们借东西”时两种情况下应如何做;而“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则讲述的只是单方面向他人借物的情况 。因此,不管是从语言还是从意义更加全面的角度,我们选择了前者“人借物,有勿悭”,中华书局的《弟子规》也选择的是“人借物,有勿悭” 。


3.“居处辨” & “居处变”原文“丧三年,常悲咽;居处辨,酒肉绝 。”
育灵童选用的版本是“居处辨”,其它版本还有“居处变” 。
比较分析: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的古籍《弟子规》中,都是居处“辨”,而不是居处“变” 。可能后人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有所修整,但是两个版本同时流传下来 。
辨者,判也,别也,理也 。在这里,作“别”解应该更为贴切 。亲人去世,常怀悲伤之情,住家之所肯定与以前亲人在世时有所不同,例如应该去掉所有喜庆红火,颜色艳丽陈设或饰物,以素色为主;同时,可以陈列亲人遗像与遗物,用来缅怀亲人的恩德,不忘他们的教诲 。此外,饮食断绝酒肉,以素斋为日常饮食;“变”的版本意思也是可以说通的,“居处变化,守坟三年”但是“变”只有变化居所之意,意义比较单一 。所以育灵童还是遵循了古籍的流传,选择了意义更加多样化、更加贴切的“辨”的版本 。


(二)《三字经》
《三字经》自从南宋末年成书以来,历代一直在不断地增补,因此,也就出现了很多不同的版本,有宋末元初的1068字本;明朝,1092字本;明末,1122字本;清初,1140字本;清朝,1170字本。其中,流行最广的是1140字本,这也是我们采用的版本,这个版本以国家图书馆馆藏的高邮王氏家藏影印宋本为底本,参校民国17年《章太炎先生重订三字经》及多种明清刻本,共1140个字 。


(三)古诗
1.《江楼感旧》育灵童版本:“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其它版本:“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比较分析:
《唐音统鉴》、《赵嘏诗注》中,均查阅到此诗句为“同来玩月人何在”;
《全唐诗》中收录为“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
《全唐诗》也是较为权威的版本,但《全唐诗》后出,中晚唐的唐诗大多优先参考了《唐音统鉴》 。学者一般认为,唐诗的选录在文字或版本上还是以《唐音统鉴》为准,今人点校本《赵嘏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就是以《唐音统鉴》为准,育灵童选本也以权威的《唐音统鉴》、《赵嘏诗注》为准 。
从意义上分析:“望”字只是表示动作而已,而“玩”有“赏玩”之意,意境更加深远,“玩”比“望”也更加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 。因此我们选择了“同来玩月人何在”的版本 。


2.《山行》育灵童版本:“白云生处有人家”
其 它版本:“白云深处有人家”
比较分析:
杜牧的《山行》,大多数版本都选用“生”字,如《万首唐人绝句》卷二十七、《唐音》卷十三、《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七三、《唐人万首绝句选》卷四、《御定全唐诗录》卷七十四,《杜牧集系年校注》、《全唐诗》等 。人教版教材2002年12月第1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中《山行》也作“生”,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初审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