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手游买量市场发展的这些年

2016年毕业后开始接触手游买量市场,见证过仙侠和传奇等换皮手游的野蛮生长,“我系渣渣辉“和“开局一条鲲“也曾是风靡一时的网络热词 。2018年前,换皮仙侠和传奇、三国SLG、官斗宫斗是常见的吸量与数值兼备的题材,大量纯买量公司崛起上岸,有我们熟知的三七互娱、贪玩、君海和大蓝等 。从2019年《明日方舟》的一炮而红,再到后来《剑与远征》、《最强蜗牛》、《江南百景图》、《原神》等产品持续火爆,我们开始把聚光灯转移到莉莉丝、鹰角、青瓷和米哈游,而处在中间的紫龙和完美世界仍旧占据着手游买量市场大头 。如今打开各大素材监控平台,独占鳌头的已是各类网赚类游戏,潮水退去,流量红利不在,随着版号政策的收紧和玩家审美的提升,手游买量市场也逐渐从“蹭”到“精”,不禁感慨,土壤似乎变了 。
1 流量红利时代,纯买量手游百花齐放
2016年毕业前夕开始进入某广告平台担任投放优化师,那时或在那之前,随着智能手机和4G网络普及,出现了一波流量红利,我们也惯用红海及蓝海来形容 。在撰写此文之时还在努力回忆当初占据消耗大头的游戏名称,才发现实在是有些记不清这些换皮仙侠和传奇的名字了,着实有点多 。印象比较深刻的应该是第七大道的《神曲》、苏州好玩友的《熹妃传》和《我在大清当皇帝》,还有广州系的仙侠换皮手游《青云诀》和《九州行》等 。那时候投放素材仍以图片为主,宫斗官斗题材的素材以金钱、黄色和暴力为卖点低价获取用户,仙侠和传奇则靠着各类碰瓷知名3A大作收割用户 。
【浅谈手游买量市场发展的这些年】那时手游还没那么多可供选择,基本由大厂主宰,题材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我们常用一句话形容,玩家“缺”游戏玩 。在那样的背景之下,只需通过广告抓住用户眼球,可以较简单地把他们“骗”进游戏里 。
传统手游买量能否盈利只需遵循简单公式:成本<终身LTV,当然也会考虑研发分成和其他因素,一般常见的分成方式为流水分成,比例多为研发发行2:8,也有1:9 。公式如此简单粗暴,靠着纯买量在一定单价范围内不断买入用户,做大流水盘子,即可掌握财务密码,不少仙侠和传奇手游外放多家买量发行,依靠纯买量做到月流水一亿 。
我系渣渣辉,是兄弟就来砍我,这个《贪玩蓝月》的页游广告也曾火出圈,成为互联网的流行热梗,引发争相模仿 。贪玩系传奇手游的代言人把知名老牌男港星请了个遍,广告素材的色调也从高饱和的绿色到各种颜色,也从侧面见证着中国游戏行业前几年的乱象和疯狂,传统买量手游在质疑声和流量热度的相互夹击中野蛮生长 。除了渣渣辉外,为了尽可能达到猎奇,在广告上吸引用户眼球,降低导量成本,仙侠手游也在多种尝试中找到“开局一条鲲”这一突破方向 。

浅谈手游买量市场发展的这些年

文章插图
(当年换皮仙侠手游常用鲲加工为买量素材,创造了“开局一条鲲”的网络热点)
2017年为在游戏行业深入发展,入职了一家纯买量发行公司,当时公司依靠两款SLG产品的买量发行,月流水达几千万 。那会买量还是以传统信息流渠道为主,主要是智汇推、广点通、今日头条、UC头条和百度信息流等 。当时智汇推还未并入广点通(也就是现在的腾讯广告),主要展现资源为腾讯新闻,用户人群画像为高年龄、高学历和高收入人群,是SLG类手游高回收的主阵地,我们三国类SLG投放智汇推的长期LTV高达300-400 。
浅谈手游买量市场发展的这些年

文章插图
(很难想象,当初这张“扒”下来的素材能导入百万用户,创造过千万流水)
后来因为一些不可抗力因素,我们开始测试了大量不同题材的买量手游,以寻找突破口,其中一款官斗类手游脱颖而出 。2017-2018年,相信不少人在打开各大资讯类及小说类APP,都不难看到这种官斗类手游的广告 。除了好玩友的《我在大清当皇帝》,点触的《叫我万岁爷》和王刚代言的《官人我要》等,换皮产品更是数不胜数 。爽文套路,加上升官发财、黄色暴力等主题,使这类手游可以获得较低的买量成本,也就是常说的“吸量”,而内核实则是披着模拟经营外皮的SLG玩法,后端数值也有较良好表现 。虽因版权问题后续停投,我们引入的这款官斗手游仅在安卓端买量大半个月,就实现了过千万利润 。
浅谈手游买量市场发展的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