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中国更喜欢陶瓷 为什么古代中国更喜欢陶瓷,而不是玻璃?


为什么古代中国更喜欢陶瓷 为什么古代中国更喜欢陶瓷,而不是玻璃?

文章插图
本 文 约 6500 字
阅 读 需 要 17 min


在东方几无用武之地


玻璃虽说如此受到当代学者的推崇,可在过去很长时间,它的用途其实远不如今日这般广泛 。英国著名社会人类学家艾伦·麦克法兰曾经概括了玻璃的五种功用:装饰品、容器器皿、窗玻璃、反射(镜)以及透镜与棱镜 。


有趣的是,在近代之前,从欧亚大陆由西往东,玻璃的用途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 。如果说,在西北欧,人们充分利用了玻璃的全部五大功能的话,到了欧洲大陆的西部,从13世纪以后也利用了玻璃的四种功能(少了窗玻璃) 。到了欧亚大陆的中部,也就是沙俄与中东地区,又丢掉了镜子和透镜 。再往东,到了拥有整个人类社会半数人口的印度、中国和日本,古人连玻璃的容器器皿也基本舍弃了,只剩下了五大用途里的装饰品 。更不用说,再往东进入美洲的话,土著(印第安人与因纽特人)更是长期不知玻璃为何物,让一切用途都在此“归零”了……


说起来,在玻璃的这五种主要用途里,装饰品反而是最不实用的一种 。偏偏不实用的用途却流传最广 。玻璃珠子、玩具和首饰,可以说早已遍布各地 。在古代中国,玻璃也被当作宝石的替代品 。清代雍正皇帝甚至明确规定,三品至六品官员的朝帽上采用不同颜色的玻璃装饰,至于宝石、珊瑚之类的“奢侈品”,那只有一二品的高官们才有资格使用了 。


今天的人们大概很难想象,失去玻璃其余四项用途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但古人也有古人的办法 。起码在欧亚大陆的东部,玻璃不但不是不可或缺,甚至变得有些没有用武之地 。在这些地方,连西欧人都很晚才用到的镜子(反射)和透镜自不待言——人们普遍用磨得光滑发亮的铜镜代替玻璃镜——日本皇室所谓“三神器”里就有一面铜镜,甚至看上去技术含量并不是太高的玻璃窗和容器器皿都近乎付之阙如了 。


在这两者之中,玻璃窗遭“弃”的情况大概更容易理解一些 。这是古代玻璃使用范围最狭小的一个功能,主要用在阿尔卑斯山以北的欧洲地区 。当地人之所以会想到安装玻璃窗的念头,一则是包含哥特式彩色玻璃窗的宗教建筑,二则是寒冷的气候 。玻璃既不影响日照,又能阻挡寒风侵入室内,可谓是一举两得 。


相比之下,在中东、印度乃至中国华北、华南的广大地区,玻璃窗就显得不那么有价值了 。首先,这里没有来自基督教的建筑需求——宏伟、华丽的哥特式建筑;其次,价格高昂的玻璃窗也是平民之家力所不能及;最后,气候条件也不适合玻璃窗,故而传统房屋几乎不安装玻璃窗(反例并非没有) 。最后这点听上去有点匪夷所思,毕竟如今哪户人家不装玻璃窗,但其实符合古代的实际情况 。无论是中东印度还是中国,都有一个难熬的夏天,其气温远比西欧的夏天为高 。今天的人们可以用空调或者电风扇应对酷暑,要是没有这些现代化工具只能依靠自然风驱走一些暑气了——不过三四十年前,上海的弄堂居民在夏天往往也要到室外“乘风凉”,便是这个道理 。为了让室内也能略微凉快一点,通风是必要的措施 。这就让阻隔室内外空气流通的玻璃窗成了累赘 。更不用说,夏日阳光透过玻璃直射室内简直如同一个噩梦了,因此,今天的建筑设计中在玻璃窗之后必须考虑内遮阳的情况 。


至于用于容器器皿的玻璃在古代东方也有它的替代品,这就是陶瓷 。从历史上看,陶器几乎从发明的那一刻起,就被先民用作盛物的容器了 。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的考古发现里出土了大量彩陶 。其炊器中有一种陶灶,它的发明,使我国远古先民炊煮食物从依赖室外堆火,转而自如地控制炉火,标志着我国古代饮食文化跨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制陶先民还发明了一种汲水器——小口尖底瓶 。这种小口、尖底、短颈、鼓腹的陶瓶,腹两侧有耳 。汲水时,在瓶的两耳系上绳子投置水面,由于小口、尖底和鼓腹的造型所形成的重力作用,尖底瓶能很快汲满水而又不至下沉水底 。中华先民在长期制陶过程中,不断认识原材料的性能,总结烧成技术,积累丰富经验,经历1700多年的长期探索,才在东汉时期(距今1900余年)终于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器与黑瓷,实现了陶转化为瓷的伟大飞跃 。


为什么古代中国更喜欢陶瓷 为什么古代中国更喜欢陶瓷,而不是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