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名家】Lyft能否安然渡过“疫”外寒冬?,被“逼”跨界做配送( 二 )


作为Lyft的主要竞争对手Uber , 同样没能逃脱疫情的冲击 。 在西雅图等病毒肆虐的地区 , 打车业务已经下跌了60%至70% , 并暂停了在美国和加拿大平台上的多名乘客拼车服务 。 但与Lyft不同 , Uber已经在新冠病毒危机期间为司机提供了一种运送乘客的替代方式 , 正与各地商超合作开发外送服务 。
在西班牙 , Uber和Galp的服务站达成合作 , 在15个城市提供食品、药品和清洁产品等的送货服务;在法国 , 和超市巨头家乐福达成配送协议;在印度 , 与在线零售商BigBasket、连锁商店Spencer'sRetail达成类似的交易;在巴西 , 还和多家药店和宠物店签约 。 疫情期间 , 国外超市的线上订单不断增长 。
此外 ,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避免外出就餐 , Uber的餐馆食品配送平台正在增长 。 这实际上 , 也是Uber抓住了餐饮外卖业务的一个发展机遇 。 相比Lyft开展的配送业务 , Uber的司机们除了能够从其他合作平台获得订单 , 还可以在UberEats、UberFreight上接收外卖或货运订单 , 或者在Uber早前发布的临工计划“UberWorks”中应聘公司内部的其他岗位 , 比如仓库和客服 。
【和讯名家】Lyft能否安然渡过“疫”外寒冬?,被“逼”跨界做配送
文章图片
虽然 , Lyft的配送服务中也已经有送餐合作伙伴在列 , 其首批合作伙伴包括DolePackagedFoods和一个为在校学生提供午餐的组织 。 但毕竟Lyft此前并没有过送餐的经验 , 而Uber早已拥有运营较为成熟的送餐业务 。
对比来看 , Uber在网约车市场之外拥有更多的资源来填补疫情期间造成的损失 , 这也是Uber一直以来坚持的多元化战略而决定的 , Uber本身所具有的多元化业务也势必会为其带来更多的增量 。
此外 , 值得一提的是 , Uber在本月15日又推出了一项新服务 , 对来自纽约市和迈阿密地区的用户现在可以电话订餐 , 无需使用该公司的手机端应用 , 此举对于年龄较大的用户来说极其友好 。 对于这一服务 , Uber表示在未来的几周中将推广这项服务到美国的更多城市 。 这意味着 , 在当前90%的美国人留守家中高度依赖送货上门服务的状态下 , Uber的配送服务范畴还在进一步扩大 。
不过 , 仍需要注意到 , 对于与Uber合作的超市们来讲 , 纵使出行平台有司机资源和用户流量 , 但场景并不匹配 , 所以 , 这并不一定会是他们长久的选择 。 而对于Uber而言 , 虽然疫情之下开拓了这样的新业务 , 但也面临着不少对手 。 比如 , 家乐福同时也与西班牙初创企业Glovo达成了配送合作关系 , 英国外卖平台Deliveroo也在抢占和超市的合作机会 。
因此 , 眼下的Uber也同样充满了不确定性 。 虽然相比Lyft来说 , 多元化发展拥有更多的抗风险能力 , 但也仍处于亏损泥潭 , 而且随着软银业绩的暴雷做出不再为投资组合输血的决定之后 , 这也加剧了Uber的不确定性风险 。
而对于业务单一的Lyft来说 , 虽然在上一个季度创下了营收历史新高 , 但营收增速却在放缓且净亏损也在进一步放大 , 仅仅通过目前的自救措施或许仍难以填补网约车市场带来的空缺 。
Lyft多元化和Uber的求生存
赋予了行业怎样的思考?
Lyft和Uber在疫情期间积极开展新的配送业务 , 不论是对公司还是对司机们来说 , 都是一个新的机遇 , 但我们看到 , 疫情之下 , 二者因为业务模式的不同 , 在获取的机会上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 对于Lyft而言 , 或许这些新业务的开展 , 更多的作用在于促使其对于今后发展方向的一些思考 , 究竟怎样才能提高自身抗风险的能力?甚至于整个互联网行业而言 , 或许也值得思考 。
【和讯名家】Lyft能否安然渡过“疫”外寒冬?,被“逼”跨界做配送
文章图片
一直专注于打车业务的Lyft , 在多元化发展方面的经验自是逊于Uber , 而Uber虽然同样遭受了网约车市场的冲击 , 但在这一市场之外的餐饮业务却因为特殊时期大众出行需求的下滑致使外卖需求快速上升而受益 。 Uber餐厅外卖业务的增长 ,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口 , 从而抵消网约车市场造成的部分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