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益唐:通过素数证明升起的另类明星

当张益唐还是个小男孩时,他就相信自己有一天会解决数学中的大问题 。张益唐出生于中国上海 。1964 年,大约 9 岁的他找到了毕达哥拉斯定理的一个证明,该定理描述了任意直角三角形边长之间的关系 。当他第一次了解到费马大定理和哥德巴赫猜想这两个著名的数论问题时, 他只有 10 岁 。尽管张益唐当时还没有接触到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孪生素数猜想,但他已经对素数产生了兴趣 。素数通常被描述为构成其他所有自然数的不可再分的“原子” 。
但不久后,“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张益唐和母亲也被下放到农村下地干活 。由于他父亲被错误地打成“特务分子”,张益唐也无法上中学 。他做了 10 年的工人,在此期间,他尽可能地阅读有关数学、历史和其他学科的书籍 。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不久,23 岁的张益唐考入北京大学,成为当时中国顶尖的数学学生之一 。29 岁硕士毕业后,他被莫宗坚录取,前往美国印第安纳州拉斐特的普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尽管张益唐看上去很有前途,但在 1991 年博士论文答辩后,他还是没能在学术界找到一份数学家的工作 。
在乔治·奇切里(George Csicsery)拍摄的纪录片《大海捞针》(Counting From Infinity)中,张益唐谈到了自己在普渡大学和之后几年里遇到的困难 。他说他的博士导师从来没给他写过推荐信(莫宗坚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张益唐并没有要过推荐信) 。张益唐承认,自己害羞安静的性格无法帮他建立广泛的人脉关系,也无法让更多数学界的人认识他 。据他的朋友、科罗拉多州普韦布洛交响乐团音乐总监齐光(Jacob Chi)说,在最初求职期间,张益唐有时会住在他的车里 。1992 年,张益唐开始在另一个朋友的赛百味三明治店工作 。大约有七年时间,他都在各种朋友那儿打零工 。
【张益唐:通过素数证明升起的另类明星】

张益唐:通过素数证明升起的另类明星

文章插图

1999 年,张益唐得到了命运的眷顾 。一位数学家朋友帮他在新罕布什尔大学找到了一份数学讲师的工作,那一年张益唐 44 岁 。他的微积分课很受学生欢迎,大家都叫他“汤姆” 。教课之余,他会思考一些数论问题 。到 2009 年,他已经将注意力转向了孪生素数猜想,该猜想假定存在无穷多差值为 2 的素数对 。孪生素数对的例子包括 5 和 7、11 和 13、17 和 19 等,但没人能证明这样的数对会在数轴上一直存在 。事实上,当时根本没人能证明素数间隔是有界的,即相邻素数之间的距离不会无限大 。
2013 年,当时已经 58 岁的张益唐在《数学年刊》上发表了他对于有界素数间隔的证明 。论文审稿人证实,张益唐证明了“素数分布领域中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定理” 。
在那之后的几年里,张益唐受邀前往世界各地做报告 。他被授予奥斯特洛夫斯基奖、科尔奖、罗夫·肖克奖和麦克阿瑟奖,并受到诸多主流媒体的关注 。张益唐收到了很多工作邀请,他最终离开了新罕布什尔大学,前往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担任数学教授 。2015 年 2 月,《量子》杂志在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举办的美国科学促进会会议上采访了张益唐,他在会上报告了关于有界素数间隔的进展 。为清晰起见,以下采访内容经过了编辑和精简 。
你是什么时候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擅长数学的,是如何意识到的?
可能是 9 岁,也可能是更早一点儿的时候,我就对数学很感兴趣 。当时我找到了毕达哥拉斯定理的一个证明 。没人跟我讲过怎么证明它 。
你在中国上海长大,后来没法上初中和高中 。
对——因为“文化大革命” 。那时大多数人都忘了科学和教育,我只能在乡下干农活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时候我 21 岁,我去北大的时 候是 23 岁 。
当你不在学校的时候,你是如何坚持学习数学的?靠读书吗?
我读书 。实际上,当时我也对很多事情感兴趣,不仅仅是数学!我把自己能找到的每一本书都读了,比如历史和其他题材 。
你的背景与大多数成功的数学家不太一样 。即便你到美国拿了博士学位后,事情进展得也没那么顺利 。有很多年你一直都做着会计的工作,为朋友们打工,而不是在学术界 。
对 。
数学界没有意识到,“好,这就是我们应该鼓励和培养的人”?
对 。我运气不太好 。
有什么办法能更好地识别出像你这样的人呢?
可能向公众宣传自己更重要吧 。但这对我来说并不容易,我的性格令我做不到向公众敞开自己,让每个人都知道我,可能因为我太安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