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孩子只会“转移注意力”?小心破坏了他的专注力

下面这些场景 , 作为家长的你是不是很熟悉:
·不想给孩子买某个玩具 , 就转移他的注意力说:走 , 咱们去前面吃好吃的;
·避免宝宝在桌子上乱写乱画 , 就拿起别的书转移孩子注意力说:来宝宝 , 咱们看看这个绘本吧;
·宝宝缠着妈妈不让她上班 , 老人就抱起孩子说:咱们下楼看看其他小朋友在玩什么…
每当孩子哭闹的时候 , 很多家长就用
“转移注意力”
这一招 , 认为既处理了孩子的坏情绪 , 又避免自己当坏人与孩子对着干 。
但实际上 ,
转移注意力只是暂时转换了孩子关注的点 ,

没有从根本上让他知道“为什么我不能这样做” 。
哄孩子只会“转移注意力”?小心破坏了他的专注力
文章图片
等到下次他依然可能会胡乱要玩具、在桌子或沙发上画画、缠着妈妈不让她上班 。 所以 , 随便转移孩子注意力 , 很可能有害而无利 。
滥用“转移注意力”的不良影响
阻碍孩子学习如何处理情绪
宝宝缠着妈妈不让她去上班 , 这是孩子
依恋关系发展过程中的正常表现 。
这时家长需要
帮助孩子正确处理情绪 ,
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 ,
促进内心安全感的建立 。
比如妈妈可以蹲下来抱抱孩子说:
“妈妈要去上班所以你很舍不得是嘛?没关系的 , 宝宝在家里看书画画 , 吃饭睡觉 , 等宝宝下午睡醒之后 , 妈妈就回来啦 , 妈妈爱你呦~”
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 ,
用行为和语言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他的爱 ,
而不是忽略情绪的表达 , 否则孩子长大后很容易成为一个
情绪化的人 。
哄孩子只会“转移注意力”?小心破坏了他的专注力
文章图片
浪费了在冲突中学习的机会
孩子们在一起玩的时候 , 多多少少都会产生矛盾 , 一会儿这个抢玩具了 , 一会儿那俩吵起来了 。
遇到这种情况 , 不是一味地转移注意力就可以 , 这就让孩子
丧失了学习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遵守规则的机会 。
孩子在和同伴交往时 ,
重要的
不是“今天玩了什么玩具” , 而是
“今天和谁、如何玩了玩具”

游戏和处理问题的过程 ,
才是需要孩子们重点学习的地方 。
影响专注力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有的孩子在玩积木时 , 容易因为拼不上而发脾气 , 甚至直接把积木扔出去 。
这时有的家长就会好心地开导孩子说
“玩个积木不至于发这么大的脾气吧?走 , 妈妈带你去公园玩!”
孩子听到去公园 , 立马从生气模式转为开心模式了 。
可是这种方法却会
伤害孩子的专注力
, 不利于深度思考能力的培养 , 长此以往会促使孩子形成
离散、肤浅的认知模式 ,
无法形成良好的抗挫折能力 。
哄孩子只会“转移注意力”?小心破坏了他的专注力
文章图片
如何正确“转移注意力”?
尽管不能随便使用转移注意力 , 但对于
1岁以下的宝宝 , 家长还是可以使用这个方法的 。
因为他们
对规则还没有明确的概念
, 很多行为只是发育过程中的正常表现 。
比如几个月的宝宝
“打人、咬人”
, 这跟他的
触觉发育有关系
, 也跟他
肌肉控制能力不够
有关系 。
这个阶段当他“打人”时 , 我们可以用
击掌、拍手或给他其他玩具的方式
, 来转移注意力 。
但是当孩子到了
1岁半、2岁之后
, 就要
慎重使用这个方法了
。 因为这时孩子的
自我意识开始发展
, 他开始有自我的想法 , 需要
通过各种体验认识自己的存在 。
这时我们就要
明确地告诉孩子 , 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
, 从小建立孩子的规则意识 。 比如:
·电源绝对不能摸 , 很危险
·饭前不能吃冰淇淋 , 会影响肠胃
·桌子和沙发不是画画的地方 , 不能随意涂画
哄孩子只会“转移注意力”?小心破坏了他的专注力
文章图片
但是一般情况下 , 很多
孩子可能不会接受这种劝说
, 结果依旧是哭闹个不停 。
这时就需要我们做到最重要的一点:
接纳并与孩子共情 , 引导孩子选择其他解决方案 。
·我知道你很想吃冰淇淋 , 不如我们下午再吃?
·我知道你喜欢画画 , 那就在本子上尽情创作吧!
·玩秋千需要排队 , 尽管你很着急 , 我们也不能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