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向上突破,销量屡创新高,单车利润为何越来越低?

前两天看BBA的财报 , 豪华品牌的利润率着实让人羡慕 。
就拿BBA当中“吸金”能力最强的奔驰来说 , 2021年奔驰乘用车全球销量是233.02万辆 , 净利润141.8亿欧元 , 折合人民币约为991亿元 , 单车平均净利润算下来约为4.25万元 。 也就是说 , 每卖出一辆奔驰车就净赚4.25万元 。
中国品牌向上突破,销量屡创新高,单车利润为何越来越低?
文章图片
当然这还不算最让人羡慕的 。 保时捷2021财年30万台车净赚了53亿欧元 , 单车利润在人民币12万元以上 , 妥妥的钞票收割机 。 在保时捷面前 , BBA都不敢自称豪车了 。
豪华品牌的品牌力让其有着更高的溢价能力 。
相比之下 , 即便是销量全球第一 , 奉行精益生产的丰田 , 在利润率上都要逊色得多 。 2021年全年丰田汽车集团的销量1050万辆 , 净利润为30933亿日元 , 单车利润约1.5万元人民币 。 排第二的大众集团全年销量890万辆 , 利润达到154亿欧元 , 单车利润约为1.2万元人民币 。
中国品牌向上突破,销量屡创新高,单车利润为何越来越低?
文章图片
中国品牌向上突破,销量屡创新高,单车利润为何越来越低?】那中国品牌们呢?
毫无疑问 , 从2018年部分合资品牌开始从巅峰滑落后 , 中国品牌们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机 。 这种发展并不是像嗟来之食一样地去捡起合资品牌丢掉的份额 , 而是真正从设计、做工、性能上开始找到了“造一辆好车”的感觉 。
我们看到这些年中国品牌不光销量逐年提升 , 大有超越合资之势 。 而且价格上也终于实现了“向上突破” , 从过去裹足于10万元一线 , 到现在站上15-25万元区间 , 甚至不乏有冲刺30万以上的车型 。
中国品牌向上突破,销量屡创新高,单车利润为何越来越低?
文章图片
那么中国品牌的单车利润是否随着销量和价格的向上 , 也不断向上突破呢?好奇之下 , 我挑了几家能查询到相关数据的主流中国品牌 , 粗略计算了一下 。
目前已经公布2021年全年业绩的长城汽车和吉利汽车 。
长城汽车2021年净利润67.81亿元 , 全年销量128.1万辆 , 单车利润5293.5元 。 吉利汽车2021年净利润43.5亿元 , 全年销量132.8万辆 , 单车利润3275.6元 。
中国品牌向上突破,销量屡创新高,单车利润为何越来越低?
文章图片
其他还没有公布全年业绩的车企 , 我们参考了2021年的半年报中的数据:
比亚迪2021年上半年的财报显示 , 营收达到908.85亿元 , 其中汽车业务的营收是391.57亿元 。 归母净利润仅为11.74亿元 , 按照汽车取得的利润占总收入的42.80% , 那它的单车利润 , 也仅仅只有1998元 。
中国品牌向上突破,销量屡创新高,单车利润为何越来越低?
文章图片
上汽通用五菱2021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13亿元 , 销量为88.4万辆 , 单车利润仅467.2元 。
值得注意的是 , 像比亚迪、五菱这些以新能源车为主的车企 , 其净利润当中还有很大部分是国家的新能源补贴 , 以及正积分交易的收入 。 比如比亚迪11.74亿元的净利润中 , 就有9.57亿元是新能源补贴 。
言下之意 , 如果扣除了这些非经营性收入 , 汽车单车利润其实更低 , 甚至可能卖一台车赔一台车 。
中国品牌向上突破,销量屡创新高,单车利润为何越来越低?
文章图片
记得前两年的时候 , 长城的单车利润还能到10000元左右 。 吉利汽车的单车利润也曾经达到过8000多元 。 而如今品牌向上突破 , 销量大幅增加的情况 , 单车利润反而下降了 。
究其原因 , 首先是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 , 企业在营销推广、销售和服务上的支出与日俱增 。 其次是在新能源赛道上 , 各家车企都在加大研发的投入 。 第三是近两年汽车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 , 导致生产制造成本的增加 。 这在一定程度上都拉低了企业的净利润和单车利润 。
中国品牌向上突破,销量屡创新高,单车利润为何越来越低?
文章图片
长城和吉利已经算是单车利润较高的中国品牌了 。 甚至中国品牌的部分车型 , 在设计、性能甚至价格上都可以对标BBA了 。
但如果说到利润 , 8辆长城赚的钱才抵得上一辆奔驰的收益 , 40辆吉利赚的钱才抵得上一辆保时捷的收益 。 别说BBA , 就是距离像大众、丰田这种平价型品牌 , 中国品牌们都还有很大差距 。
中国品牌想要把利润提上去 , 除了继续做好品牌建设 , 提升销量和品牌的溢价能力之外 , 降本增效 , 提升在供应链体系中的议价和控价能力或许更加重要 。 (文/优视汽车老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