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危重患者如何准确记录出入量


患者液体出入量是指24小时内液体的排出量与摄入量[1] , 正常人体每日液体的摄入量和排出量之间保持着动态的平衡 。 当摄入水分减少或是由于疾病导致水分排出过多 , 都可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的脱水 , 应及时经口或其他途径补液以纠正脱水;相反 , 如果水分过多聚集在体内 , 则会出现水肿 , 应限制水分摄入 。 护理人员必须掌握正确地测量和记录病人每日的摄入量和排出量 , 以作为了解病情、做出诊断、决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 也可有效地将液体过少或过多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
1.出入量记录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实际工作中 , 由于液体出入量包含各种各样的项目 , 使得液体出入量记录的误差时有发生 [2] 。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针对出入量统计实际情况 , 查阅30份病历中共包括护理记录单428张 , 存在记录不精确、漏记、多记、记录不规范等现象 。 科室利用PDCA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对危重患者出入量统计不准确原因进行分析 , 由于我科实行无陪护制度 , 且均是危重患者 , 危重患者自理能力差 , 故患者自身、家属对出入量记录影响较小 , 最终讨论得出三大主要原因:护士自身、测量工具、管理制度 。
1.1
护士自身
1.1.1不清楚出入量的确切概念 , 自身专业知识不足 , 尤其对不显性失水量的评估不到位 。
1.1.2液体出入量的记录不够精确 , 对固体食物含水量估计错误;对难收集的项目更易出错 , 如大小便失禁、痰液、汗液、呕吐物、伤口渗出液以及引流液的记录与计算存在不足 。
1.1.3未按要求总结液体出入量 , 护理人员往往在更换液体时就将更换的液体记录 , 下一班护士只根据护理记录单上的记录值 , 将记录的液体总量相加 , 而实际入量与记录量可能并不一致 , 致使总结的液体入量与实际的液体入量不统一 , 影响了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和判断 。
1.1.4夜班护理人员工作负荷较大 , 身心俱疲 , 注意力无法集中等 。
1.1.5护理人员法律风险意识不足 , 责任心不够 , 对于护理文件的书写 , 部分护士存在麻痹大意现象 , 不能充分认识到护理文书的真实客观所具备的法律效力[3] 。
1.2
测量工具
1.2.1测量工具不同 , 如患者使用的口杯大多标有刻度 , 但因杯身设计或生产厂家不同的因素造成刻度标识不统一、不准确 。
1.2.2大多数引流袋上所标刻度与实际容量并不完全相符 。
1.2.3测量时光线不足、角度错误 。
1.3
管理制度
1.3.1没有规范的液体出入量记录流程 , 缺乏相关人员培训 , 管理者监督力度不足 。
1.3.2科室无常见食物、水果等含水量一览表提供护理人员参考 。 1.3.3科室未配备相关称量设备 。
2、对策拟定及实施
2.1
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有关出入量概念的培训指导 , 因教材、文献中各个章节有关出入量的知识都十分零散 , 不利于护理人员的集中掌握和系统学习 , 故科室对知识收集总结后 , 统一培训 , 帮助护士养成整体化知识架构 。 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及法律意识、培养护士高度的责任心 。
2.2
弹性排班 , 新老搭配 , 分组管理 , 选择临床经验丰富、工作时间长的护理人员带教 , 分为三组 , 构建分组管理的培训方法和监管模式 , 使得护士对液体出入量监测的认识、对液体出入量概念、记录方法等更好的掌握 , 从而杜绝液体出入量漏记、少记、错记、误记、多记等现象的发生 。
2.3
明确失水模式分类包括显性失水量、不显性失水量 , 掌握常见不显性失水估计量 。 临床工作中 , 大部分护理人员在记录液体出量时漏记了不显性失水量 , 但不显性失水量是否应纳入危重症患者的出量 , 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 呼吸时得水分丢失与体表蒸发占不显性失水量的绝大部分 , 不易被肉眼所察觉 , 也称隐形失水 。 成年人每天约有850 ml隐形失水 , 体温升高l℃的话 ,将有低渗液3~5 ml/kg 自体表丧失 , 气管切开患者经呼吸道丢失的水分每日约为800~1200 ml , 汗液湿透患者一套衣裤时大约丢失体液l000 ml[4-5] 。 每日液体排出量则主要为患者尿量 , 除此以外其他途径的的排出量 , 如呕吐物量、大便量、咯出物量(咳痰、咯血)、出血量、创面渗液量、引流量等 , 也应作为液体排出量加以测量和记录[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