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故事中感悟数学思维方式( 二 )


“不是 。”
“枪声有多大?”
“80~100分贝 。”
“那就是说会震得耳朵疼?”
“是 。”
老师已经不耐烦了,“拜托,你告诉我还剩几只就行,OK?”
“OK,树上的鸟有没有聋子?”
“没有 。”
“有没有关在笼子里的?”
“没有 。”
“边上还有没有其他的树?树上还有没有其他的鸟?”
“没有 。”
“算不算怀在肚子里的小鸟?”
“不算 。”
“打鸟的人眼有没有花?保证是10只?”
“没有花,就10只 。”
老师已经满头是汗,且下课铃已响了,但学生还是追问 。
“有没有傻到不怕死的?”
“都怕死 。”
“会不会一枪打死2只?”
“不会 。”
“所有的鸟都可以自由活动吗?”
“完全可以 。”
“如果您的回答没有骗人,”学生满怀信心地说,“打死的鸟要是挂在树上没掉下来,那么就剩下1只;如果掉下来,就1只不剩 。”
感悟:

从故事中感悟数学思维方式

文章插图
读完上述故事,我们似乎也有晕倒的感觉 。树上有几只鸟,本是一道趣味数学题 。数学需要趣味,那怕这种趣味带点幼稚,答案不够周密 。“趣味数学”是激发学生数学想象、数学情趣及思维火化的有效素材 。趣味数学题一旦“坐实”,就失去了生机与活力 。故事中的学生似乎有点“走火入魔”,这会不会与刻板的教学有关呢?
如果开放题被肢解成一道道封闭题,就违背了开放的本意 。数学需要开放,开放的目的是发散思维,开放的本质是思维 。数学的教与学中需要开放,开放包括教学组织及整个设计,不可狭隘地理解为一道数学题,而是一个贯穿教学过程的主题,开放题只是载体与素材,开放应上升为一种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