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能力太差是种怎样的体验?
认真回答。
自认为是个共情能力很差的人。
在比较小的时候就发现这个问题了,感同身受这个词在我这里可以说是不存在,在不论关系远近的人表达出无论是喜悦或是悲伤的情绪的时候是感知不到的,可能很好的朋友遇见难过的事儿,会尽力去帮,但在朋友表达悲伤的时候毫无感触,有时候甚至想发笑。但这和幸灾乐祸有本质的不同。
无法感知别人的情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对自己的情绪感知也比较弱,无论多大的事儿也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
要说体验的话,大概是学着模仿比较麻烦,也走了不少弯路。
比如关系好的人难过了,找我倾诉,我其实并不能感受到他们的心情,但是会学着别人的反应去做,比如摆出一副感同身受的面孔去安慰他们。
比如朋友遇见好事了,找我分享,我其实也并不能感受到开心,但也会像别人一样表现得很开心然后祝福他们。
最明显的一个事情,也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发现自己的感情感知可能与别人不太一样的例子是,十岁之前,有两位年纪较大的亲属相继过世,去世的时候我分别是四五岁和六七八岁,在一片悲痛的氛围中很多亲缘关系比较远的差不多年纪的小孩都在哭——无论是被吓到还是真的感到难过。只我一人面无表情,到现在还能记得很清楚,周围的孩子都哭了,只有我一个人感到很茫然。
还有个比较直白的例子是,我对我的初恋感情非常深厚,谈恋爱一心扑在他身上的恋爱脑,但即便是这样,在他难过的时候我也丝毫感觉不到,有的时候甚至偶尔会有些想笑。这个时候我就得像别人表现得一样显得很难过。
我大概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试着模仿别人的反应,比如在什么情况下应该表现出悲伤,在什么情况下表现出开心,现在我可以表现得以假乱真,但其实内心真的没什么感触。
唯一的问题是,有的时候模仿的可能不太对……
于我还好,共情能力差也不妨碍我爱别人,只要用心模仿就好了。
■网友的回复
无法理解别人的痛苦!!
不会安慰人!!
这是我最恐惧的一件事!!
~
虽然吧,从小在中国社会就被教育冷漠:凡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遇事不要凑上去balabala
但是我还是很同情小动物的,可能是因为潜意识里认为“动物比人类更难生存,它们的生命更加脆弱”。
不知道为什么无法同情人类,我总是觉得他们太矫情,总在做无意义的事情。
同时我也渴望这种“共情能力差”的感觉也能被别人“共情”。
真矛盾啊?????
■网友的回复
共情能力最强的时候估计就是看到这里某几个回答的时候。
′_\u0026gt;`就这样。
■网友的回复
容易站着说话不腰疼。
■网友的回复
理智上知道面对一些事情应该给出怎么样的情感反馈,但是内心毫无波动,甚至怕自己在该悲伤的场合笑出来。
为了显得合群,经常要装作自己和大家拥有同样的反应,经常觉得自己演的假,生怕露馅。
还有一点不知道是不是共情能力差带来的优势吧,大部分时候,听别人说话能明确的听出来对面话里的潜台词。
■网友的回复
我觉得……可能就是,你欣赏什么作品,比如听着电影煽情的音乐,清楚的知道此时此刻有种情绪比如悲痛什么的,你知道它在那里,但是你就是无法感同身受……你能理性地分析出主角的境遇有多悲惨也能描述他内心有多绝望,但是你就是不能感受到它,最多就是感受到有种莫名的汹涌的情绪在空气里……嘛,其实有时候会有……未知的恐惧……比如你无法完全感受到身边人的情绪,只能努力掩饰着推断猜测他们为什么哭了,虽然你从理智上理解他们哭的这个行为……∠( ? 」∠)_个人看法。也许我就是情商低吧。我倒是一直在想……共情能力差是因为大脑出现了什么缺陷吗……?
■网友的回复
再更新一下吧,最近重新看默读,里边自知共情能力太差,甚至用电击疗法强行给自己矫正的费渡说过这么一段话:
“一个人有时候是很难挣脱自己的血统和成长环境的,观念、习惯、性格、气质、道德水平、文化修养,这些可以后天改变的东西,就像是植物的枝叶,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往任何方向修剪,但是更深层次,更本质的东西却很难改变,就是你在对这个世界还没有什么概念时,最早从成长环境里接触到东西,你心里每一个通过母语获得的抽象概念里,都藏着那些东西的蛛丝马迹,你自己都意识不到,但那会笼罩你的一生。”
身边人的喜怒哀乐不是能特别理解,即便是理解了也不会产生相同的情绪,所以为了合群只能靠演,根据身边人的反应来看我演得应该还不错,初次见面的人一般都对我印象很好,认为我是个温柔的人。然而前期他们会对我很热情,但是慢慢地就变成仅是在朋友圈点赞的关系了,因为共情能力差,所以我对别人也不会太热情,就怕热情过头了到后面演技火候不够伤了对方。
看电影的时候遇到特别感动的地方会哭,但有的时候跟别人哭的点不一样,不是因为剧情哭而是因为里边的配乐哭... 说实在的我有时候不太理解电影里表达的悲欢离合。
现在长大了就出现了一些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变懒了,不太愿意去演了,除非是对自己在乎的人还是会为了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在乎而尽心竭力地演下去对他们好,其他人就随缘了,导致现在我的朋友很少,然后就有点儿独。
■网友的回复
用理性去分析感情。
我喜欢看搞笑视频,根据我的人生经验,我知道这个地方很好笑,但也就仅此而已。
和朋友聊天的时候,为了不让气氛尴尬我经常在配合对面,表现出惊讶,被戳到笑点,和对方一起愤愤不平之类的样子。说实话也挺累的。
小时候有的人有被老师训哭的经历吧,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嚎啕大哭,在我的认知里,被老师说教而哭很正常,可以理解,但我不知道为什么需要哭。
我自己也有被老师训哭的经历,当时我趴在桌上哭的很厉害,但脑子在分析老师的一字一句是怎么触发哭这个开关。我心里是不想哭的,身体却不听使唤,我脑子里认为,这样哭是正常的,但是对我来说没有必要,甚至在想如何抑制住身体哭的这个行为。
还有就是被人说情商低( ?_?)?⌒●~*
■网友的回复
好处是不太容易受别人情感波动的影响,坏处是在家人朋友需要聆听和精神支持的时刻,自己也不太能提供真正有效的帮助,而且比较难发现这一点。当然,有了相关意识后,可以通过练习换位思考,让情况好一点。
我的练习方法要来自于《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在此推荐给聚集在这个问题下的各位。当然,如果你共情能力真的差,相信也没啥场合可以练,写写吧。
我还发明过一个简单粗暴的「设身处地法」:比如我曾用蹲/跪着的方式(即使这不能完全还原我儿子的身高),在家里前前后后地完整「走」了一遍,如此来一圈之后,你才知道,孩子平常看到的,是个多不一样的世界。为啥孩子那么想爬高、跳远、没走几步就要抱抱?在尝试分析他「到底是什么心理」之前,可以先蹲下来看上几秒,瞬间你也想抱抱。
还是在育儿过程中,对于「共情」的另一发现是:这件事是有天赋可言的。我儿子几乎从小就擅长通过眼神、动作、一种谜之情绪感染方式,来传递他的感受。我曾误以为这是亲子之间特有的感应,直到最近不少家人都提到这点,甚至分析对比了同期的我的表现,我才得以正视这个现实:人生中很多你需要认真习得(甚至想着传授一点人生经验)的东西,换一个人,也许人家天生就会了。随着他语言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在如何自然、准确、细腻地表达自己感受这件事上,我能帮到孩子的,可能就只剩词汇量了。
原问题问的是「共情能力太差是怎样的体验」?我捋了捋,刚才自然而言写下来的,竟然都是现象、方法、判断,没有什么主观细腻的感受在里面。我猜,这可能也是「共情能力差」的原之一吧 -- 还是要多去感受啊!
■网友的回复
意识到自己共情上面有问题
所以就模仿那些可以照顾他人的人的样子
然后就成了别人眼中的温柔的人
但自己还是体会不到对方那种情绪,可以理解,但就是体会不到
所有言行都是以我这样说话或者这样做他可能会好受点为出发点
【共情能力太差是种怎样的体验?】 但内心其实毫无波澜
- 「传染病」综合消息:新冠肺炎疫情扩散至非洲49国 多国积极提升防疫能力
- 306医院医学科普:老年朋友们:饮食管理能增强抗病能力
- 早讯 早讯丨微信小程序直播能力正式公测;海康威视2019财年营收577.52亿元
- 心理健康■新加坡国立大学新研究表明:喝茶有助减缓认知能力下降~
- 购房能力 房价上涨过快有哪些危害 房价上涨的因素有哪些
- 「产品经理」医疗产品经理应该具备哪些能力?
- 黑茶 黑茶配什么好喝呢
- [大脑]那些食物,可以使大脑能力得到最大发挥,哈佛医学院的研究
- 「」这3种能力傍身,无论在哪都吃香,肯定是领导眼前的红人!
- 『肺炎』新冠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能力与确诊病例无异!张文宏:这类患者有较强免疫能力,可在感染病毒后14天内不发病